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传说中的“养尸地”存在吗?“养尸地”是什么地方?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传说中的“养尸地”存在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人在百年之后会去向何处?死后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因为这个问题无人能解,所以,自古以来关于身后事的猜想就层出不穷。

中国拥有,永安“养尸地”、贡川悬棺、上坪铁坟、安砂石棺、百丈岩穴葬、铁钉石洞葬、三合土墓室等,以及一整套逐渐淡化的送终、讣音、灵堂、灵牌、入殓、送葬、拜忏、孝制等丧葬文化。其实,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这些奇异的丧葬文化现象,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到了“养尸地”,在中国有这样一种传闻:只要能找到一处绝佳的“养尸地”,将死者埋在其中,让尸身在这块风水宝地中滋养千百年,然后,就能重新获得阳气,逃脱轮回。在中国历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均有许多这类“养尸地”和僵尸等相关的传奇记载。

然而,众生悲苦,寻常百姓自然对这种传说不感兴趣,可是,坐拥江山渴望永生的皇帝却对此深信不疑。

即便如此,传说终究是传说,时至今日,仍没听说哪个皇帝从“养尸地”中还阳人间,可见,“养尸”一说纯属子虚乌有。虽说,此种说法是迷信思想作祟,现实之中的养尸地不能让人死后还阳,却有另一种功效,那就是:保证尸体常年不腐,哪怕死去千百年也仍像活人一样。

例如,在马王堆中出土的女尸,在考古人员开棺后,仍能一睹其真容,这种情况着实令人匪夷所思。除此之外,民间关于“僵尸”的传闻也是不胜枚举,“养尸地”也随着这些传说的盛行,变得愈发神秘。至于,“养尸地”这个词始于何时,时至今日我们已无从考证。从文献来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永安的县志中,且在当地以民间传说的形式流传着。

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葬地要讲究风水,而风水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穴气”,也就是阴宅的“地气”。关于“养尸地”的说法古而有之,多见于明、清两朝。在许多明、清文献中,我们都能找到关于养尸地的记录。民国时期,永安出了个算命先生,以帮人看风水为生,在他留下的手抄“秘籍”里,提到了很多诸如“狗脑壳穴”、“破面文曲”、“土不成土”、“死牛肚穴”等种种让人感到云里雾里的说法。

其实,这些词说的就是特殊的山形脉象,也就是能形成“养尸地”的特殊风水。

不过,养尸地在传说中却并非福地,反而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恶地。如果,人的尸体一不小心被埋进这些险恶的风水里,尸体的器官和肌肉不会腐烂,反而,继续以某种形式生长着。多年以后,尸体一旦沾染阳气,就会变成“僵尸”,为祸人间。

并且,据《子不语》及《阅微草堂笔记》所记载,僵尸也有三个别名:

移尸、走影、走尸。

而且,在《子不语》中,还把僵尸分成了八个品种:

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

据说,汉朝的吕皇后、薄皇后,清朝的慈禧太后,她们在死后均被葬进了“养尸地”。汉墓被盗墓贼挖掘后,盗墓贼在墓穴中找到了鲜活如生的吕雉尸体,随后,丧心病狂的盗墓贼对其进行了奸淫。西晋时期,薄皇后陵遭到了盗掘,盗墓贼在开棺后,发现薄皇后的遗体并未腐烂,就像刚刚下葬一样。

清末民初,孙殿英团伙洗劫清陵时,挖出了慈禧太后的棺材。士兵们开棺之后,发现这位老佛爷的遗体仍像活着时一样,皮肤白嫩的就像少女一样,于是,几名士兵便有了奸尸的邪念。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慈禧的手臂上出现了一层白毛,她的指甲也照常生长。

1972年,马王堆出土了汉代女尸辛追。开棺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辛追的身体仍有水分,皮肤保存完好,她的毛发、指甲仍在,肌肉还像活人一样具有弹性。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难不成,真的像传说一样,存在这样的“养尸地”吗?

根据考古界的发现,现存的古尸可根据保存状态分为四种,分别为:软尸、湿尸、干尸和尸蜡,像辛追这种死而不腐的古尸,就属于尸蜡。

上世纪文革时期,我国考古人员在永安发现了一块传说中的“养尸地”,并在这里发掘出“僵尸”。当考古人员打开棺材的时候,发现一具古代女尸平躺在棺材里,她脸上的妆容仍依稀可见,且身上的服装、饰物完好如新。不过,虽然女尸的脸上画着浓妆,但她的模样仍让人不寒而栗。她的嘴里,两颗獠牙暴突在外。在女尸的脚部,横生的趾甲穿透了绣花鞋。

由于文献中的记载不甚清晰,所以,我们也无法找到关于这具女尸的更多信息。

那么,养尸地究竟是什么?难道风水之说并不是封建迷信?为什么埋葬在这里的尸体能够常年不腐,反而会继续生长呢?

多年以来,关于“养尸地”的传说盛行,许多影视、文学作品都引用了这一传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笔者认为,其实,“养尸地”绝没有什么令人死后还阳的功能,之所以它能保证尸身不腐,估计是因为该地区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能够灭活细菌,起到保鲜的作用,所以,葬在这里的尸体才会保存完好。

不过,关于“养尸地”的真相,我们还要等待科学界给出更多更权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