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战篇“空城计”与“解围西安”!分析心理战术有多厉害!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虚战篇“空城计”与“解围西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原 典

《百战奇略》虚战篇原文为: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孙子兵法·虚实篇》)曰:“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虚战篇认为,对敌方作战时,若我方兵力虚弱,应当伪装成实力强大的样子,使敌方无法摸清我方力量虚实,敌方必不敢轻易与我交战。这样,我方就可保全实力不受损失。诚如兵法所说:敌方无法同我方交战,是因我方采取示形之法而改变其进攻方向的缘故。

战 例

《百战奇略》虚战篇所附战例为蜀国丞相诸葛亮以“空城计”迷惑司马懿,使其退兵的故事(据历代史学家研究,此例真实性存疑)。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驻守阳平关,派部将魏延等率主力东进,阳平关仅余万余兵力。魏国将领司马懿率大军进攻阳平关。大敌当前,阳平关内守军惊慌失措,诸葛亮令城中蜀军放倒旗帜、停息鼓声,不准随便走出营帐,大开四面城门,派人于门前洒水扫地。司马懿见此,认为诸葛亮用兵一贯谨慎,城中必有埋伏,率军撤退。第二天,得知真相的司马懿悔恨不已。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马步芳之子马继援率11个师兵力,直逼西安。西安城内主力部队不多,加之敌特造谣滋事,民心不安。彭德怀对记者说:“大道如青天,欢迎他们来!”他要求记者依此写一篇谈话记录,刊登在《群众日报》头条位置,电台也作连续报道。彭德怀又组织欢迎“华北兵团”进城活动,一支上千人的部队,夜间从西郊绕行到城东,白天又由东而西行进,穿大街、过小巷,如此几天,敌特摸不清虚实,马继援也不敢轻举妄动。几天后,马继援才知上当,但我18、19兵团已抵达西安,不仅解除西安之围,还歼灭马继援6万多骑兵。

计谋分析

虚战篇的核心是当我方处于势虚力弱的情况下,如何摆脱被动、争取主动,这也是孙子“兵无常势”思想的重要体现。使用此计,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适时运用。“虚战”在很大程度上是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取的应急策略,具有很大风险,若敌方没有按照我方预想实施行动,或者计谋被敌方识破,我方将会陷入被动,因此,“虚战”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作为缓兵之计,在使用上应慎之又慎。

诸葛亮的“空城计”,虽险而又险,但有诸葛亮充分了解司马懿性格特点为前提,并且在当时情况下这已是最好的应对策略。彭德怀用计迷惑敌人、解围西安,也是知道我军其他部队就在附近,只需为他们争取时间赶来支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未来作战双方将会在战场上投入更为信息化、智能化的侦察力量,战场呈现透明化趋势,想在这种形势下隐蔽我方真实力量、迷惑敌方,同以往相比难度将越来越大,“虚战”的使用也会更难。因此,更需精心挑选时机、巧妙用计,并依托新技术、新装备,以新手段、新方式迷惑敌方,确保其不了解我方真实实力和部署。

大胆运用。运用“虚战”计谋思想,必须深入了解我方情况,充分侦察、客观分析敌方作战力量、作战部署、作战规律、作战特点等,甚至是敌方将领的指挥特点、心理等,做到因敌谋略,根据敌方优势、劣势进行谋略和战术安排,在充分研究分析基础上大胆用计。

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诸葛亮对司马懿心理的充分分析和大胆判断。一方面,诸葛亮预料司马懿一定认为自己用兵谨慎,不会做冒险之举,空城必有反常。另一方面,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在大开的城门前,多疑的他必定不敢进攻。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诸葛亮才敢冒险实施“空城计”,解除危机。

力量虚弱,伪示以实形是计谋的大胆运用,这种“大胆”应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如果没有充分了解敌方,或者对敌方行动没有正确判断,则可能适得其反。

灵活运用。“虚战”从根本上说,是作战双方心理的对抗和博弈。孙子强调“胜可为也”,认为胜利是可以争取的,作战结果并不仅仅取决于作战双方力量对比,更在于采取灵活手段,争取作战主动。

彭德怀率部防守西安时,充分抓住作战主动权,连续灵活运用多种心理战手段造势,迷惑敌人,给敌人造成行动和心理上的压力,不费一兵一卒扭转危险局势。

“虚战”实质上是心理战。未来战场上,心理战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兵马未动、心战先行,心理作战和心理攻防将贯穿作战全过程,作为全方位、全时空、多领域、多层次的战略行动,心理战逐渐呈现出领域的广阔性、方法的多样性、手段的高技术性、力量的专业性等特点,在这样的条件下,综合灵活运用多种心理战手段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