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一生一共换了五位主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您走进一生一共换了五位主公的谋士贾诩的故事。

一、贾诩的第一位主公是董卓

当然,严格来说,贾诩并没有直接辅佐董卓,而是跟随在董卓的女婿牛辅身边。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牛辅,武威郡姑臧人也,董卓的女婿,曾任中郎将。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贾诩和牛辅之间,是同乡关系。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被杀之后,董卓来到东汉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对于贾诩来说,自然也来到了洛阳。公元190年,因为曹操、袁绍、袁术等诸侯讨伐自己,所以,董卓挟持汉献帝刘协,并迁都长安。而就牛辅和贾诩来说,则镇守陕县,以此抵挡关东联军的进攻。

到了公元192年,在王允的劝说之下,吕布背叛董卓,在董卓被杀后,牛辅也在同年被杀。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贾诩的第一位主公被杀,但是,贾诩显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与此相对应的是,吕布则是为了利益,背叛了董卓这位主公。

二、贾诩的第二位主公是李傕、郭汜

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后,王允并没有安抚董卓的部将,这让贾诩也不是非常满意。当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也即担心王允会杀掉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并给李傕和郭汜出谋划策,让他俩重新集结大军,进攻都城长安;李傕和郭汜听了贾诩的计策,果然奏效,从而成功攻占了长安,并赶走了吕布。不过,在取得胜利之后,李傕和郭汜残暴不仁,这让贾诩非常失望。所以,在李傕、郭汜互相争斗的时候,贾诩决定离开他们。对此,在笔者看来,贾诩及时离开李傕、郭汜,无疑是比较理智的选择,因为他们最后都没有得到善终。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郭汜被部下斩杀。到了建安三年(198年),李傕也被斩杀。

三、贾诩的第三位主公是段煨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贾诩和段煨,都出自武威郡,也即属于同乡关系。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后,段煨率军驻扎在华阴县一带,并且和李傕、郭汜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于是,在离开贾诩和郭汜之后,贾诩这位谋士选择去投靠段煨。因为贾诩谋略过人,段煨担心贾诩夺走自己的兵权。所以,段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内心却忌惮这位谋士。对于才能不输诸葛亮的贾诩,自然也看出了段煨内心的忧虑。于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贾诩就离开了段煨,转而投奔割据南阳郡的张绣。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贾诩不管是离开段煨,还是李傕、郭汜,都没有对前任主公踩上一脚,也即基本上做到了好聚好散,这和吕布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四、贾诩的第四位主公是张绣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东汉末年,张绣的叔父张济,原先是董卓的部下。在董卓被杀后,张济曾率军和刘表作战,结果阵亡。张济被杀后,张绣执掌了他的兵马。并且,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和荆州牧刘表联合,从而和曹操相抗衡。在宛城之战中,贾诩的谋划,帮助张绣击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典韦,以及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之子曹安民。从这一角度来看,贾诩的谋略,可谓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当然,官渡之战前夕,贾诩根据当时的诸侯割据,还是劝张绣投靠曹操。对此,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归降了曹操。和贾诩预料的一样,曹操不仅不计前嫌,还厚待了张绣这位诸侯。所以,贾诩对于张绣这位主公,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帮助其获得了一个善终的结局,这自然是吕布不能相提并论的。

五、贾诩的第五位主公,自然就是曹操、曹丕父子了。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贾诩这位谋士主张曹操和袁绍决战,这和郭嘉、荀彧、荀攸等谋士的观点保持一致。赤壁之战前,贾诩这位谋士主张安抚百姓,反对劳师动众征讨江东,当然,贾诩的这一主张,没有得到曹操的采纳。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曹操能够采纳贾诩的计谋,或许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失利了。

公元211年,渭南之战爆发时,贾诩献上离间计,帮助曹操击败马超、韩遂等诸侯,从而平定关中之地。在渭南之战中,马超和韩遂一开始就给曹操制造了不小的麻烦,特别是勇猛的马超,更是让曹操十分头疼。但是,在贾诩的谋略面前,马超的勇猛,最终没有转化为胜利。

最后,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曹丕和曹植之间,贾诩支持曹丕成为世子。因此,到了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贾诩被封为三公之一的太尉,成为曹魏的朝廷重臣。对于曹丕来说,投桃报李,以此报答贾诩这位谋士的暗中支持。到了公元223年,曹魏太尉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也即获得了善终的结局。综上,作为三国换主公最多的谋士,贾诩凭借着不输诸葛亮的谋略,得以保全性命,并最终在曹魏官至太尉,这堪称同时期谋士中的赢家了。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