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贾谊,一位在两汉时期却能被人人都称赞不已的一代雄儒。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天纵英才,少年成名,自以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后世对其评价很高,且也认为其怀才不遇,为之惋惜。
“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刘向
“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刘歆
“贾生,王者之佐”——苏轼
“《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毛泽东
我们来看看贾谊一生的经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少年得志,遭受打击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确实天纵英才,弱冠之龄,受到汉文帝的欣赏,破格提拔,一年内升为太中大夫。估计此时的贾谊也是志得意满,准备大展宏图,建议文帝“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估计汉文帝内心是接受的,所以想让贾谊任公卿之位,结果遭到了当头棒喝“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当朝重臣都反对,这些人包括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这些大佬为什么反对,其实值得深思),这都是汉初打天下的功臣,于是文帝也没办法,只好让贾谊去长沙韬光养晦。这也是后来王勃的名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的由来。
二、蛰伏长沙,自怨自艾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一般,又害怕长沙环境不好,怕自己活不长了,哀叹怀才不遇,所以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吊屈原赋》,各种吐槽,自怨自艾。后来,他还是没缓过劲了,又写了一篇《鵩鸟赋》,继续感叹,好像已经看透官场、人生,准备放空一切,顺其自然了。
三、重回中枢,策论天下
终于,汉文帝还是没有忘记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重新召他回长安,虽然很快又让他做梁怀王太傅,但是贾谊此时好像又重新焕发了升级。也就是在此时,他上疏《治安策》等各种政论,陈述匡扶天下的主张。主要包括:割地定制、礼治天下(就是后来的削藩、推恩令前身),重农抑商、以农为本,儒法结合、瓦解匈奴等等内容,可以说是富有远见卓识,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正确的,只是有些在当时没有施行。
四、壮志未酬,抑郁而死
过了几年,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不至于吧),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可以说贾谊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天纵英才,少年得志,但是他耐不住寂寞,壮志未酬,英年早逝。虽然很多人都认为贾谊是怀才不遇,或者是时运不济,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但贾谊自己也要为自己悲惨的命运承担一部分责任,他没有充分认识到汉初政局的复杂程度,没有做好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准备,更没有静心的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当下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最缺乏的往往就是耐心、坚持,初入社会、职场,感觉自己有一身的抱负,自己能力特别强,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想敢干,一旦受到些微的挫折、打击,就感觉自己不被重视,怀才不遇,不断的跳槽,或者意志消沉、得过且过。其实这和贾谊当年的想法何其相似!年轻人,有才华、有能力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坚持,做好长期的准备,就像一本书里写的那样——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黑暗岁月,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捱过去,天也就亮了。
贾谊可以说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才华、有能力,但是他没有坚持到最后,没有熬过黎明前的黑夜,空有一身才华最终确无处施展,千百年来让人扼腕叹息!希望我们现代人能从贾谊的悲剧人生当中汲取一二,学会坚持,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