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宝玉最后出家是因为他讨厌薛宝钗吗?

宝玉出家是宝玉在经历宝黛的情伤之后的一种顿悟。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红楼梦》八十回前后,节奏开始变快,各种伏线一一浮现,贾家彻底进入多事之秋。随着“黛死钗嫁”,贾家抄家将《红楼梦》推向悲情高潮。但这仍旧不是结局,最终贾宝玉离家出家做了和尚,薛宝钗一人苦守余生,《红楼梦》才算彻底落幕。

金玉良姻证明贾宝玉娶薛宝钗是必然,争议在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宝黛爱情珠玉在前,很难接受贾宝玉迎娶薛宝钗。尤其通行本《红楼梦》“调包计”的设计,更令人认定贾宝玉舍了林黛玉不做第二人想,更不可能接受薛宝钗。

人们愿意相信贾宝玉离开薛宝钗出家做和尚,是对薛宝钗毫无感情。薛宝钗插足宝黛姻缘是咎由自取……那么事实是这样么?可以肯定绝不是!

[一]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终身误]是以贾宝玉的角度,阐述宝黛钗三人情感故事。曲子里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却容易产生误解。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说的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纯粹的感情。在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他一定选择林黛玉。

(第三十六回)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感情上贾宝玉更倾向林黛玉,排斥金玉良姻。这是林黛玉活着的情况。

不过,薛宝钗的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不是说她无情,而是她插足宝黛爱情中间,“不解”贾宝玉心思。当然,这样的宝钗仍旧无损美好。

[二]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句容易产生歧义。“空对着”看似“视而不见”,其实是指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后现状。

根据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推测。贾宝玉娶薛宝钗,本是想借婚礼给贾母冲喜,让老人家死前看到心爱的孙子成家立业。不想贾母当天去世,喜事变成丧事。贾宝玉薛宝钗夫妇需要守孝一年,无法洞房圆房,这就是“空对着”的意思。

“山中高士晶莹雪”,佐证牡丹花签,就算薛宝钗插足嫁给贾宝玉,并无损薛宝钗的美德和美好。贾政第十七回评价蘅芜苑“无味”“有趣”也是这个道理。

贾宝玉迎娶薛宝钗后,不忘林黛玉,是他至情至性不负初心本色。但他迎娶薛宝钗,却是心甘情愿的。

(第五十八回)他(藕官)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得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可笑?”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

梨香院三官故事是宝黛钗三人伏笔。林黛玉死后,贾宝玉认为嫡妻已死,为了人伦大节让死者心安,续弦薛宝钗完全是心甘情愿。就像苏轼妻死续弦一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并不表示他思念亡妻,对续弦的妻子就没有感情。

[三]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叹人间”是指贾宝玉慨叹人生于世不能如意。

“美中不足”前提是“美”,金玉良姻让他觉得满足,薛宝钗贤妻,夫妻齐眉举案和和美美。只遗憾薛宝钗不是他最想要的林黛玉而心有不足心意难平。他遗憾世事无常并不是针对薛宝钗。

贾宝玉认可薛宝钗,觉得金玉良姻很满意,为什么最后宁可出家也不与薛宝钗相守呢?其实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已经给了答案。

甄士隐一家三口是另一个宝黛钗三人故事。甄士隐失去女儿后,连遭横祸。家破人亡不得已投奔岳父封肃。结果封肃无情无义,各种刁难凌辱欺瞒女婿,甄士隐渐渐有了“下世(死)”的气象。那一天在门口遇到唱着《好了歌》的跛足道人,甄士隐大彻大悟抛家舍业后离家出走,出家而去。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了个他被“癞头鼋吞了去,变成了大王八”的谶语,与甄士隐遭遇一样。证明贾宝玉离家出走并非厌弃薛宝钗,而是家破人亡备受打击,又被薛姨妈、薛蟠尤其夏金桂不容压迫。

薛宝钗见他意志消沉,劝他是否可以振作读书,结果引出癞头和尚度化出家而去。留下薛宝钗像香菱母亲封氏一样独守在家,等待一去不归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