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刘备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一个性格错综复杂的人,其实这也很正常,抛开政治谈忠心本来就等同于耍流氓。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方面重新认识下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忠心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诸葛亮究竟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刘备?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有了过程自然也就有结果了。

诸葛亮在认识刘备之前是个怀才不遇,并非并不被当时时尚圈说看好的一个人,但他自我感觉还是非常不错了。其实能自比管仲、乐毅也足见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虽然很想出山有一番作为,但绝非是网传的毛遂自荐来到刘备帐前的,而是刘备屈尊三次相请才出山的。这能说明什么?能说明诸葛亮是个有城府、有政治头脑的人,想想那个毛遂自荐的庞统的结局就知道诸葛亮政治手段的高明了。

从拿下荆州六郡到归还给东吴三郡,一直到之后的汉中之战、夷陵之战,诸葛亮更多的是充当后勤管理与稳定大后方这样一个角色。这期间唯一出彩之处就是赤壁之战前夕冒死前往东吴游说孙权共同抗曹。

其实也正是这次到东吴搞外交,才使得刘备对诸葛亮高看一眼,甚至从表象上看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优胜关羽、张飞。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占领益州之后,张飞是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掌控者成都周边的一切兵力,而且还有机动调动权限;关羽坐镇荆州,不是藩王胜似藩王,有假节钺的特权,蜀汉集团真正的二把手,你二爷永远是你二爷;再看诸葛亮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乍看上去其实也挺唬人的,看职务无非就是参赞军机,更多的还是负责大后方治理,没有实际兵权。

有人说刘备当诸葛亮是自己的萧何了,可人家萧何当年治理关中的时候,那关中川蜀可以刘邦的大本营,虽然贫瘠难治理,但终归是萧何一人说了算。现在刘备占领川蜀那毕竟是外来客,诸葛亮除了要发展经济、安定百姓,还要搞定那些益州本土的地主豪绅,这些权贵们是一把双刃剑,可见虽说是留守成都却也不知诸葛亮一人说了算的。

益州权贵当诸葛亮是刘备亲信,刘备却将他视作后娘养的,想想诸葛亮的处境都尴尬。可是诸葛亮最终走过来了,城府是个好东西。

关羽败走麦城,张飞也死于非命,夷陵之战刘备的荆州亲信几乎全军覆没,是时候该让诸葛亮登上历史舞台了,当然刘备对此也是包含了多少无奈的。

白帝城托孤大有文章,诸葛亮当了丞相并且成了相父,也接替张飞领了司隶校尉的职务,李严却成了中都护掌管了军权。这托孤显然就是要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可刘备手段高明呀,在二人中间又放了个形影不离的赵云。

汉中之战后赵云被军中尊称为虎威将军,可见其在军中的威望,而且此时还有个中护军的职务,很显然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严,只要你有二心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显然就是一路被虐的过程,但在刘备病逝之后,面对曹丕让王朗写来的劝降信,诸葛亮没有心动。他是忠心的,或许他并不忠于刘备,但他却是忠于蜀汉这份基业的,这里有他半生的心血。

诸葛亮排除异己

白帝城托孤处处是坑,刘备一生的政治手段在那段时间里能用到的都用上了。

表面上诸葛亮并没有军权,即便是司隶校尉的职务也得看他在军中的威望及在刘禅心中的地位。刘备将这个权利交到了刘禅手上,让诸葛亮当管仲还是乐毅,全凭刘禅的个人感觉了。

当然,刘备死后诸葛亮也没闲着,他充分领会了刘备的思想。将李严放在了永安防御东吴,在他旁边又放了个赵云,这些虽然表面上看是刘禅的旨意,其实完全都是诸葛亮的套路吗。

军功,军功!从管仲到乐毅总得有点军功吧。南中平叛之后,诸葛亮封神了,此时的蜀汉谁人不知诸葛亮是能文能武的……

此时的李严拿什么来和诸葛亮斗?制造点谣言?害人害己!

即便是赵云此时在军中的威望也是不及诸葛亮了。

诸葛亮北伐

威望这种东西对于一时的勤王平叛是非常有效果的,但对于长久的阶级矛盾却又显得那么无力。

刘备病逝之后,时间久了那把双刃剑便不再受控制了,甚至总想做些东风压倒西风的大事。当然,这种矛盾也不是完全凭借武力就可以解决的,不然当初西楚霸王项羽也不会败给刘邦这个不学无术的小亭长。

北伐是制造矛盾,同时也是解决矛盾。当有更大的外部矛盾存在时,内部矛盾总是要先放一放的,不然就是不识大体,同时也会失去人心。

诸葛亮北伐究竟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不要再幻想了,完全没有任何希望,即便是天时地利都占了,最多也就是占领关中,然后就是蜀汉内部矛盾大爆发。

多少次北伐无果,诸葛亮却坚持继续北伐。劳民伤财也好,穷兵黩武也罢,评价就交给后人吧,诸葛亮要做的就是尽忠,对蜀汉尽忠。蜀汉不仅仅是刘氏的基业,更是让诸葛亮耗尽心血的一片大好基业。

结语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个将自己累死在北伐路上的蜀汉丞相,他纵然在人生道路上运用了些政治手段,可谁又能否定他一生对蜀汉的忠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