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曹植的军事能力怎么样?为什么说他可以威胁曹丕?

每当一提起曹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知秀网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曹植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儿子,一个文学天才。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文才一共一石,曹植占八斗,自己占一斗,剩下的别人平分。这固然是谢灵运在那吹牛,但是吹也不忘拿曹植当挡箭牌,可见曹植的文才。除了文学上的造诣,曹植给别人的印象似乎是一个军政白痴,一个纯文人而已。如果真的是这样,曹植又怎么能够威胁到曹丕,导致曹魏中出现太子之争呢?

曹操原本心中的理想继承人应该是曹冲,但是曹冲早亡,于是嫡长子(长子曹昂战死,丁夫人和曹操离婚,卞夫人成为正室)曹丕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不过曹操一直没有明确地说,让谁当太子。曹魏当中也分化成为两个派系,一个曹丕党,一个就是曹植党。

曹植文才卓然,令曹操青眼看待,他是有意立曹植为太子的。曹植身边也集合一些党羽,有与曹家颇有渊源的丁家兄弟、出身弘农杨氏的杨修(他还与汝南袁氏有亲戚)、名士边让的门生杨俊,或许还有曹彰(曹操去世后,曹彰回来支持曹植争位,被曹植拒绝)。虽然相比之下,曹丕的党羽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更加豪华,但有这些人支持曹植,最起码可以证明,曹植有投资的余地。而且曹操的态度也很暧昧,“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曹植在和曹丕的争斗中屡次落下风,但最关键的地方还是他自己作死。有一次他私出司马门,结果就是,曹操大怒,杀了看门的公车令,对其他诸侯严加管控,肃清不正之风。这件事对曹植本人的影响自然也很大的。《三国志》记载:“而植宠日衰”;《魏武故事》中说曹操对曹植的态度原先是“儿中最可定大事”,经历“司马门事件”后变成“令吾异目视此儿矣。”

后来曹丕被明确立为太子。但是曹操还给了曹植一次建功立业,在履历上添上光辉一笔的机会。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从荆州挥师北上,围攻襄阳和樊城。前线吃紧,曹操让曹植带兵去救援曹仁,可曹植倒好,仍然我行我素,喝酒到烂醉,啥也干不了。这次曹操后悔得直抽自己嘴巴,终于知道曹植烂泥扶不上墙,这事就拉倒了。虽然在《魏氏春秋》中记载,曹植出征前被曹丕摆了一道,曹丕故意把他灌醉。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植还能喝醉,那他的心也太大了。

如果曹植只是在文章上有才华,就让曹操想托付位置,那也太儿戏了。毕竟曹操首先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其后才是文学家。更何况关羽北伐前期打得还是风生水起的,如果曹植真是一个军事白痴,胡乱指挥的话,曹操又怎么放心把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呢?

虽然曹植没有战场上的亮眼表现(或许是知秀网小编才疏学浅没找到),唯一一次机会还被自己(或者说是曹丕?)给搅合了。但曹植还是上过战场的,可以称得上是“南征北战”。

曹丕即位后,虽然没有对曹植这帮兄弟赶尽杀绝(《七步诗》百分之九十九是假的;曹彰被毒死的说法出自南北朝故事会《世说新语》,不足信),但也是严防死守。曹植是有建功立业,在军政上大展拳脚的野心的。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就是魏明帝。曹植实在是受不了了,上了一个《求自试表》,希望能够为国效命。其中就有一段话:“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想来也是如此,曹老板创业初期,有的是仗要打,曹丕也是从小辗转四方,学习骑射。在这么多回“熏陶”下,曹植也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看过几本兵书,就说自己“知兵”(也有一些军事天才,不用看兵书就知兵了,朱元璋投红巾军前估计就没看过兵书,但就是能打赢),何况曹植是亲临战场,观看兵势阵法的呢?

虽然《求自试表》中吹嘘一通,但并不能直观地看出曹植的军事水平。曹植有两个战略上的判断,可以试着“管中窥豹”。

曹叡问司马懿破吴之计,司马懿想出一个声东击西的办法。司马懿认为,派陆军向皖城,引诱吴国的军队集结,然后曹魏的水军攻打吴国的心喉要地。曹植有一封《与司马仲达书》,里面就有对吴国战略的判断。

曹植认为,吴国早已失去进取之心,只希望依靠长江天堑和水军,保护自己的安身之地,不过是一个偏安政权。司马懿希望用江北的皖城引诱吴国弃船打陆战,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但其实这是曹植的一个判断失误,因为吴国还有向北进取的野心。在太和二年,孙权就利用诈降之计诓骗曹休,打了一场漂亮的迎击战,也就是“石亭之战”。此战中东吴方面“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

虽然当时称为三国时期,但其实还有相对独立的割据势力,比如辽东公孙氏。曹叡想要出兵消灭公孙氏,曹植又上了一道表《谏伐辽东表》。其中指出,如果轻师远进,攻打具有山河之险的辽东,等于以劳攻逸。即便打赢了,也不足以弥补战争的损失;如果久攻不下,那更会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到时候如果蜀汉和东吴发难,曹魏会面临被瓜分蚕食的危机。当下应该积蓄国力,“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大力选拔人才,再经略辽东。

曹植这个谏言还是可以的,事实上曹叡屡次攻打辽东无果。景初元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与曹魏对抗,后被司马懿所灭。

一个国家领导者只有军事能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政治能力。曹植虽然一直被曹丕、曹叡打压排挤,没有表现的机会,但也有能够从侧面佐证他政治能力的史料。那就是《陈审举表》。

曹丕、曹叡疯狂打压宗族,限制他们活动,屡次转移封地。这样做确实防备了来自曹氏内部的威胁,但也让皇帝缺少宗室的屏障。而曹魏采取“九品中正制”,成为世家大族做大的工具。曹植敏锐地看到曹魏面临的强枝弱干,同姓弱、异姓强的局面,上了这道《陈审举表》。虽然曹植最后还是没有得到重用,抑郁而终,但后来司马氏夺权的事情,也印证了曹植的观点,证明了他的政治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