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向雍正低头 其实道理很简单
对年羹尧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前有康熙擒鳌拜,后有雍正杀羹尧。两个人的死法虽然不同,但原因都差不多,那就是不知进退,因功自傲,专权跋扈,无视皇帝的存在与权威,擅用皇帝才能行使的权力,让皇帝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危机和生存危机。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被皇帝打倒!
他们或许对朝廷是忠诚的,并没有夺取或者更换皇帝的意图,但这并不妨害皇帝铲除他们,功高震主,封建帝王心中永远的痛!
那么,年羹尧死前到底向雍正皇帝低头认错了吗?我们看看年羹尧写给雍正皇帝最后一封信里的说辞。
清末民初的徐珂在《清稗类钞》里是这样记载年羹尧的:“臣功最高,臣罪最重。忆自先皇帝升遐之日,臣首蒙皇上特攫,......不惜身名,与参密勿......鸟尽弓藏,兔擒狗杀.....。”
从这里可以看出,临死前的年羹尧,对雍正皇帝那么坚定地要他死,是那么地不甘于无奈,但确确实实没有看出有向雍正认错的语句。
年羹尧为清王朝立下了什么大功劳,以至于让他有资本跋扈骄横的?
要说年羹尧为清王朝立的功劳,就得先大概说说年羹尧的起家史及为大清朝立下的不世之功。
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曾经做到湖广巡抚一职,可以说是生在高干之家。
年羹尧本人是通过科举才走上为官之路的。自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中进士,得到了康熙赏识的年羹尧就一路开挂,到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此时年羹尧刚刚30岁!公元1718年,年羹尧更是被授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军事民事统揽,可见康熙皇帝对其才能的重视与信任。
可以说,康熙皇帝对年羹尧是有知遇之恩的,年羹尧对此同样是感激涕零,极力效忠。
康熙一朝,年羹尧最大的功绩,莫过于两次平叛。
第一次是平定准噶尔部大汗策妄阿拉布坦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攻占拉萨的战争。
这个策妄阿拉布坦,是噶尔丹的侄子,在噶尔丹叛乱期间,曾经和康熙皇帝合作打败了噶尔丹。但自从当了准噶尔大汗以后,其与清王朝的矛盾就越来越多,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派台吉大策凌敦多布率军占领西藏,严重侵犯了清王朝在西藏的统治。
1718年清朝第一次出兵西藏平叛失败后,于1720年由十四阿哥大将军王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再次率军由四川、云南和青海三路进藏平叛,6000多人的叛军,被打得只剩下400多人,清军大胜。
此次作战,四川总督年羹尧以定西将军身份,总揽平叛大军的后勤保障事务,充分显示了卓越的才能,为顺利平叛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次是平定青海郭罗克地方叛乱
西藏平叛胜利后,康熙对年羹尧更为欣赏了,很快就任命年羹尧担任更加重要的川陕总督。
当年九月,青海郭罗克发生地方叛乱,年羹尧受命平叛。战争开始后,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年羹尧巧妙借势,很快就平定了这场叛乱。1722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被召回京,年羹尧则授权共同与他人执掌抚远大将军事务。
此时的年羹尧,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深得康熙皇帝信任,年羹尧本人更是极力为康熙皇帝效犬马之劳。
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年羹尧为雍正做了什么?
1722年末,康熙皇帝驾崩,经过“九子夺嫡”胜出的四阿哥胤禛即位为雍正皇帝。在其争夺皇储之位时,即与年羹尧、隆科多关系就比较密切。当然,年羹尧与雍正的“亲密”,仅限于年羹尧的妹妹嫁给雍正做了侧福晋,年羹尧本人与雍正的关系并不热络。
雍正上位为帝本身,和年羹尧也没有多大关系。
初登大宝,雍正皇帝的地位并不稳固,八爷党并没有放弃抗争,雍正也急需政治资本稳固自己的皇帝之位,但他需要机会。
1723年,也就是雍正元年发生的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给了雍正皇帝巩固统治地位的机会。
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以清廷未能满足其独霸青海和西藏的野心,于雍正元年六月策动和硕特蒙古各部叛乱。
雍正的皇帝位置还没有稳当呢,就有人叛乱,那还了得,必须赶紧快点平叛!
这事交给谁呢?雍正皇帝这时就把目光看向了年羹尧。此时的年羹尧依然是川陕总督,其辖区离叛乱地也不远,让年羹尧去平叛正合适。
同时,这也是雍正皇帝给年羹尧的一个机会,看看他对新皇帝的忠诚度如何。干得好了,自然重用,干不好了,另说。
当然,这也是雍正的一个机会,一个牢牢控制皇帝宝座的机会,前提是年羹尧表现给力,能够把蒙古叛军给拿下了。
那么,年羹尧到底给不给力呢?年羹尧还是很给力的,毕竟康熙已经是历史,以后就是雍正的天下了,自己还是要好好表现的。
此时的青海叛乱情况又是怎样呢?
这个时候,罗卜藏丹津的叛军已经拿下了几处不愿意参与叛乱的势力,还扣留了清政府驻西宁的兵部侍郎常寿;而且在罗卜藏丹津的挑拨与怂恿下,一大批不明真相喇嘛和信众也被挑唆起来与官方对抗,青海事实上已经是大乱了,要想平定叛乱,由大乱走向大治,年羹尧面临的形势与压力还是很大的。
但这难不倒平叛经验丰富的年羹尧。
1723年10月,川陕总督年羹尧被雍正皇帝封为抚远大将军总理军务讨伐叛军。在奋威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的协助下,年羹尧制定了正确而详细的作战方针。
清军先是堵住了叛军进犯内地的路线,然后又断了叛军入藏的路线以及叛军与准噶尔之间的联系,叛军已经成了瓮中捉鳖。
做完这一切,清军就开始了清剿行动,陆陆续续拿下了几处重要的叛军据点,大大地挫败了叛军的锐气。
公元1724年,即雍正二年二月上旬,年羹尧开始了最后的收网之战。清军兵分三路向罗卜藏丹津的叛军主力发起进攻。此战叛军被斩首8万余人,另有数万叛军投降。
不但叛军头目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扎布被清军抓获,就连叛军大头领罗卜藏丹津的母亲和妹妹也被清军俘虏。罗卜藏丹津本人则假扮女人才侥幸脱身,逃往准噶尔。
青海平叛的大胜,不但使青海完全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更是让雍正皇帝的地位得到了稳固,年羹尧也因此战的胜利,给雍正皇帝交了份优秀的答卷,自此成为雍正皇帝的可信赖之人。
携平叛胜利之势,雍正皇帝也顺势收拾了那些一直对其不服的八爷党们,自此雍正的皇位算是江山永固了。
年羹尧与雍正皇帝之间的小秘密
年羹尧卖力平叛,看似是为了帮雍正皇帝,实际上也是在帮自己,这里面与雍正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写给年羹尧的一封信有关。
这封信,可不是一般的皇子拉拢军政大员的那种笼络人心的信,而是一封充满火药味的问责信。
这封著名的信件,就是康熙五十八年胤禛写给年羹尧的《和硕雍亲王谕年羹尧》,这个时候的雍正,还是和硕雍亲王。
雍正在这封信里面说了什么呢?信很长,中心意思就训斥年羹尧不懂主仆礼节,不顾父兄之情,不尊重他这个皇子,实际上也对年羹尧对谁能够接康熙的班两边下注的不满。
当然,信的最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让年羹尧把儿子送到在京都的年遐龄身边,实际上也相当于人质的意思。而年羹尧看到信以后,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但老老实实地把儿子送到了他爷爷年遐龄身边看管倒是真的。
问责信有了,年羹尧后来表现也很给力,那么,雍正是不是也给年羹尧写表扬信了呢?
有,不但有,而且还相当那个亲热,一般人根本习惯不了。
在年羹尧平定青海之乱以后,雍正给年羹尧有过这样一封御批,看看肉麻不肉麻:
“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方知我君臣非泛泛无因而来者也,朕实庆幸之至。”
这还不算,甚至还把年羹尧们视为“恩人”!“自尔以下以至兵将,凡实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看看这就是雍正皇帝对年羹尧这个大“恩人”说的话。
年羹尧即为“恩人”,雍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他?
雍正杀年羹尧,实际上还是年羹尧自己做的成分居多,虽然这里面也有兔死狗烹的因素。那么,年羹尧到底做什么,让雍正皇帝连“恩人”的情分都不要了?
和大多数“宠臣”“红臣”一样,在康熙朝时期本就地位很高的年羹尧,在雍正初年替雍正干了几件大事以后,加上又是雍正大舅哥的关系,着实飘了起来,不但飘了,而是还不是一般的飘,飘到连雍正皇帝都不放到眼里了。
年羹尧在奉召回京期间,利用雍正皇帝的信任,干了许多出格的事情。皇帝不是把自己看成“恩人”了吗?那咱这“恩人”就要显得有些“恩人”的样子。
年羹尧在见王公大臣的时候,规定这些人必须对其下跪才行,而这却是皇帝才能享受的礼节;
飞扬跋扈、居功自傲,这些词对年羹尧来说,已经算是一般般的了,他甚至把这些对同僚的做派,用到了雍正皇帝本人的身上!一般大臣见了皇帝,那还不得赶紧规规矩矩的立着。但年羹尧却不,不但不老老实实的站着和皇帝说话,而是和雍正皇帝面对面坐着讲话,更甚的是,居然还盘着腿!那眼里根本没有皇帝嘛,活脱脱地真把自己当皇帝的“恩人”自居了。却不知道那只是皇帝笼络人心的套路而已,这就让雍正皇帝很不爽了。
仅仅是礼节僭越也就算了,年羹尧更是利用雍正的信任,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甚至还到处封官许愿,把皇帝的活揽到自己手里了,把皇帝选人用人变成了自己的活,以至于吏部和兵部把年羹尧推荐的人成为优先录用的“年选”。
更为过分的是,年羹尧在自己的府邸,还用上了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使用的一些标志,如送人东西叫“赐”,吃饭叫“用膳”等等,还有更过分的,把雍正皇帝派来暗查的宫廷侍卫也当做下人使唤。
甜蜜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人生的高潮,往往意味着低谷马上就要到了。对年羹尧所作所为早就看在眼里的雍正皇帝曾经给他过警告,但被年羹尧自动忽略了。
雍正皇帝在年羹尧的奏折上是这样说的: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雍正皇帝说了这么多,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你好自为之!
但前面我们说了,对雍正皇帝的警告,年羹尧根本不在乎,他太相信自己的实力了,相信皇帝还离不开他,根本不会对他怎么样。
但他错了,而且错得离谱。依然我行我素的年羹尧,终于让雍正皇帝忍不下去了,于是迎接年羹尧的,便是一尺白绫。
临死前,年羹尧向雍正皇帝认错求情了吗?
雍正想杀年羹尧,他同样需要一个借口,不久借口终于来了,而且还是年羹尧自己送上来的。
1725年雍正三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天文奇观,虽然现在看来这很平常,天体运行嘛,隔一段就可能会出现的,没有啥特别意思。但在古代,这被视为“祥瑞”之兆,于是大家就开始借此拍雍正皇帝的马屁,各种歌功颂德的事情都来了。
年羹尧自然也不甘落后,向好的进献了一份贺表,本来只是好事,可以借机缓和自己在皇帝眼中嚣张跋扈功高震主的不良印象。但好死不死的是,年羹尧居然在文中将“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无论到底是故意还是无意,反正雍正认为年羹尧是故意的,这是在咒自己为夕阳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年羹尧必须死,朕忍你已经很久了!
于是,群臣看皇帝对年羹尧不好了,于是,关于年羹尧的各种罪名便忽得一下子全冒出来了,看得雍正皇帝都感觉有点眼花缭乱。最后,雍正皇帝敲定了其中的92条看起来靠谱的罪状,这些罪状足够让年羹尧万死不得翻身了。
不过,看在毕竟为自己办过大事的份上,雍正只是让年羹尧自尽,给他留个全尸。
看看雍正皇帝是铁了心要杀自己了,年羹尧不想死啊,活着多好啊,哪怕以前那些威风凛凛的事情不要了都行,只要让他活着。
于是,他给雍正皇帝又写了最后一封信,臣功最高,臣罪最重.....
一句话,臣没有错!
但说这些没有用,你功高震主了,就当鸟尽弓藏了吧。在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病死后一个月,不知自律而又极度膨胀的年羹尧,也不得不在一片凄凉中自尽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