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安禄山当初没有被儿子所杀的话 安禄山造反能成功吗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被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就要看怎么定义这个反唐“成功”了。仅仅从反唐来说,安禄山已经成功了。若要灭唐,似乎难度还很大。一、天宝十四载末,安禄山起兵,一月间就占据整个河北(黄河以北),又攻下河南洛阳,半年后又兵入长安,反贼的“成功”已然如此了安禄山的造反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南下的十五万人都是精兵,武器精良,粮草充足,连唐朝沿途关卡要津的地图都很详细。而唐朝内地显然毫无准备,防备松弛,器械老化,一触即溃。安禄山在严冬时节,趁黄河结冰而渡河,一举摧毁封常淸二十万新招唐军,攻取洛阳,遂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数月后,叛军大将崔乾祐又在潼关大败哥舒翰的唐军,哥舒翰投降。

叛军在孙孝哲等人率领下,兵入长安,对唐朝皇室和官员大肆杀戮。不过半年间,天下一半皆入安禄山之手,唐朝两京尽且陷落,安禄山反唐已经是很“成功”了。但这个“成功”是打引号的,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实际带来了巨大破坏,只是安禄山自己的野心得到了一定满足。二、倘若把安禄山的“成功”不是定义为破坏和局部割据,而是定义为灭唐,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进一步,定义为安禄山建立他大燕的长久帝业,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了1、事实上,若非一些偶然因素,安禄山显然能造成更大的破坏。譬如,安禄山起兵前对太原的偷袭,若非太原早有防备,不至于只是骗擒了守将,太原可能就拿下来了。

再譬如,若非张巡、许远血战死守睢阳,可能叛军就突入江淮,给南方造成极大的破坏了。2、但叛军想要灭唐,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政治上缺乏号召力。安禄山起兵是以诛杀皇帝身边奸臣杨国忠等为口号的,结果安禄山一攻下洛阳就称帝了,显然这个口号的骗局暴露了,人人都知道安禄山是反贼。反贼能骗一时,却号召不了大众。其二,军事上可以打时间差,却难于持久。因为叛军大多都是安禄山十余年功夫收集的各族军队,出兵时有十五万,加上留守的应不少于二十万。但唐朝能发动的兵力远不止如此。唐朝在朔方、河西防守的边军一旦回援,实际都不比叛军弱,叛军只是打个时间差而已。

其三,唐朝在当时的确还得到很多人的拥戴,这从李亨被朔方军拥立和唐玄宗回到长安后仍然受到许多长安市民的摩拜就可以看出来,而安禄山显然没有得到这种民心。其四,安禄山叛军内部实际上并不一条心,不光是河北地带爆发巨大的反叛军的斗争,安禄山直接管控的平卢军也叛安而投唐,范阳副留守贾循也差点投唐。3、至于说安禄山要建立他大燕的万世基业,那就是痴心妄想了。道理很简单,叛军一路以掳掠为乐,将领们都无远志,安禄山自己常常因为小小挫折就大发雷霆,再加之安禄山自己始终是一种叛将心思,希图侥幸以成大业,叛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他大燕的帝业实际上只是以武力为支撑的,根本没有长久的考虑。

这种情况下,绝不可能建立什么万世基业。三、但倘若安禄山只想割据一方,多半是做得到的,因为后来的河北三镇做到了,他们的原主人安禄山应该更不在话下既然后来的河北四镇中的三镇一直能持续到唐朝灭亡,那安禄山要维持其割据局面应是做得到的。这其中有多重对安禄山有利的因素在。一是唐玄宗后,唐朝自身治理的腐败,为安禄山在范阳的割据统治带来了条件。二是北方奚族、契丹、突厥等在范阳以北的交错纵横,为安禄山在北方割据带来了兵员和另一种文化支持。三是自南北朝以来,北方东、西部经济、文化的割裂,为这种格局带来了支持。四是各地骄兵悍将在当时逐渐形成,为求其自身利益而以其武力维护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