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战役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莱比锡战役被称 为“民族之战”,对于欧洲各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 战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知秀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和皇帝,欧洲第一名将,巅峰时期曾经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读过他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这样两个人,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领域,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其实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一场著名的战役,很微妙的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从童话大王说起,安徒生1805年出生于丹麦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家庭生活很困苦,当时拿破仑刚刚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第二年,丹麦本来保持中立,不想卷入战争,但是敌对双方英国和法国去不允许丹麦独立。于是丹麦没有办法,最终选择和法国结成同盟,结盟意味着丹麦必须在国内征兵送到战场上去。正是因为这次结盟,改变了安徒生父亲的命运。
1813年,安徒生邻村的一户有钱人家的儿子被军队征兵,但是他们不想让儿子上战场。于是想出钱找人替自己的儿子应征,得知消息的安徒生父亲为了赚钱自告奋勇去应征。虽然他的妻子哭着阻止他,他却说“当年拿破仑也只是一个贫穷的士兵,我也会借此机会出人头地的”,然后就跟随军队出征了。可倒霉的是,他给安徒生母子赚来的钱很快因为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贬值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根本没能改变安徒生家的贫困状况。
更为悲剧的是,安徒生的父亲鞋匠先生刚刚进入战场,就和拿破仑一起遭遇了重大的失败——莱比锡战役。1812年底,远征俄国失败的拿破仑带着残兵败将狼狈的回到法国。紧接着俄国组建第六次反法同盟,准备彻底击垮拿破仑。然后在1813年10月,发生了著名的莱比锡战役,拿破仑以18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苦战,最后失败,拿破仑宣布投降,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莱比锡战役之后,安徒生的鞋匠父亲在1813年圣诞节回到了家,可是倒霉的鞋匠不知道经历了什么,精神和身体都深受打击,很快精神出现了错乱,1814年可怜的他大叫着“我必须到皇帝陛下的身边去”告别了人世。而当时安徒生才刚刚11岁,亲眼目睹父亲的这幅模样,让他回忆起了晚年也曾精神异常的爷爷,结果终其一生,安徒生都在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发疯。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的失败,不仅仅导致自己被流放,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还导致安徒生的鞋匠父亲精神错乱,最终去世。
父亲去世后,安徒生和母亲的生活更加艰难,1816年他的母亲改嫁。14岁的安徒生只身到了哥本哈根追求自己的梦想,后来他一直凭借自己的努力读书、创作,靠着慈善学校和大学奖学金完成自己的学业。真不知道是不是各种苦难的经历和悲惨的童年磨练了安徒生的意志,让他日后为世界留下了如此宝贵的文明财富。如果正是童年悲惨的经历和苦难的生活给了他创作的素材,那么拿破仑对于安徒生的成长也是有着间接的影响的吧,真是一种微妙的联系。
其实严格说起来,拿破仑对于整个欧洲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欧洲很多国家的国旗都是三色旗,很大程度上就是受法国的影响。在巅峰时期拿破仑曾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在不断征战的过程中他把法国大革命的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国,他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保守势力,为日后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所以安徒生和拿破仑有一点点微妙的联系一点都不奇怪,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