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明代三才子之首,揭秘杨慎的最终下场是什么?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演义》开篇词很多人耳熟能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篇脍炙人口的开篇词并不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原创,作者另有其人,此人就是明代三才子之首——著名文学家杨慎。

杨慎,字用修,号月溪、升庵、金马碧鸡老兵等,弘治元年(1488年)出生于四川新都,祖籍庐陵,父亲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卒,因为没有儿子,张皇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商议,采取“兄终弟及”制度,以其堂弟朱厚熜为继承人,登基即位,史称明世宗,即嘉靖皇帝。

嘉靖帝即位后,以杨慎为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参与纂修《武宗实录》,负责给现任皇帝讲课,给前任皇帝写史的重要工作。

杨慎给嘉靖帝上课的时候,常常结合实际,给皇帝讲一些亲贤臣远小人之类的道理,但是他这人太直率,有时候言语比较刺耳难听,嘉靖帝很厌烦,常常会终止讲课。

杨慎洁身自好,不愿趋炎附势,难免得罪当权的奸臣,因此他的报国之志难以得到实现,一身才华无法得以施展。

嘉靖帝即位之初,围绕承认谁是皇帝老爹的“大礼议”争论一直持续了三年。

所谓的“大礼议”,就是说,嘉靖帝一派认为“皇考”应该是自己的生身父亲兴献王,而大臣杨廷和一派则主张应该以明孝宗为皇考。

这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双方互不相让。杨慎也被卷进争论的漩涡之中,他当然认为自己的父亲一派是正确的,于是力挺父亲一派。

由于皇帝坚持自己的观点,追封生父朱佑杬为恭穆皇帝,杨廷和据理力争,杨慎与学士丰熙等人也极力劝阻,惹得龙颜大怒,嘉靖帝“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杨廷和被罢官,四年后削职为民。

杨慎毫不示弱,联合王元正等二百余大臣,振臂高呼:“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这群人站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队放声痛哭。

嘉靖帝气急败坏,下令逮捕大臣,大刑伺候。“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杨慎当场被打得昏死过去,时隔十天,再次被廷杖,随即发配到滇南,充军云南永昌卫(今属云南保山)。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杨慎死在戍所,享年七十二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的人生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