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斯和吕不韦相比 谁对秦国的贡献更大

对李斯和吕不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个人经历和主要作为,还有历史功过来分析。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子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两位都是平民出身,吕不韦虽为姜齐后人,但是田氏在齐国已经取代姜氏多年,商人在封建社会一直政治地位都不高。与李斯所从事农民政治地位相近。

吕不韦在秦国执政12年,他究竟有什么政绩呢?

一、编纂《吕氏春秋》,典故“一字千金”就是来源于此,谁能修改《吕氏春秋》一个字就奖励千两黄金。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吕不韦位列杂家,可称吕子。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二、灭东周,不绝其祀。立军功,被封为文信侯。

战国后期,东周君已经是日薄西山,无足轻重。吕不韦为了自己的封爵。(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就严格规定,没有军功或国家规定的其他几种立功表现,绝对不能封爵。)吕不韦灭东周,因此功得以封侯。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吕不韦灭东周,但他没有采取简单的赶尽杀绝的方式,而是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通过这一举措,在列国中树立了一个秦国为“王者”的形象。这样做,不仅起到了和缓诸侯列国中已经亡国者反抗情绪的作用,而且更能瓦解未灭诸侯国人民的斗志。这种做法体现了吕不韦政治家的胸怀和远见。

三、开疆拓土,为秦国新增三郡。

为秦国新增三个郡的版图。吕不韦执政十二年,通过连年攻城略地,使秦国领土新增了三个郡的版图,即三川郡、太原郡、东郡。通过平定周室,新设置了三川郡;蒙骜北伐,新置了太原郡;夺取魏国二十座城邑,设置了东郡。

四、击退反秦五国联军。

击退信陵君为首的五国攻秦。山东五国联军前来进犯,被拒于河外。吕不韦执政期间,大大削弱了山东六国的军事力量,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五、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修建郑国渠

关中是秦国的龙兴之地,巴蜀是秦国的大后方。但关中原本地多碱卤,粮食产量不高。四川在都江堰修建之前,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穷困。吕不韦当政之初,韩国意图水工疲秦。派杰出的水利工程师郑国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从仲山起,开凿一条引泾水、沿北山东注洛河的灌溉渠。工程进行中,觉察到了韩国的意图,为此要杀郑国。郑国说:“我确是为韩国延长了几年的寿命,但是这条灌溉渠如果修成了,秦国也可享万世之利啊。”于是命他继续主持施工,凿泾水为渠,长三百余里,历经数年完成了此项工程。这条水渠引淤浊而有肥效的水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的收成都高达六斛四斗,秦国的关中一带因此更加富裕起来。郑国渠兴建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这是在吕不韦执政时期所修的第一个重大水利工程,当然算是吕不韦的政绩了。

六、收罗人才,推荐李斯

对你没有看错,相对于春秋时期的封建贵族制,出身于平民的李斯,要想成长为当时最强大国家的丞相,困难重重,反而吕不韦在后期还推荐了李斯,成就了他的辉煌。

吕不韦在秦国主政十二年,为秦国统一天下收罗了大批的人才,做足了人才储备。有两个例证可以证明吕不韦引进人才的巨大影响。一是吕不韦自己有家僮万人、门客三千,这些人是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的主力军,其中对秦国后来影响最大的是李斯、甘罗等贤才,这些人才并没有因为吕不韦身遭羁难而出走,而是大多留在了秦国,最终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才。

李斯在秦国执政三十年 他究竟有什么政绩呢?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他在被囚后写给秦二世的信中自己作了总结,计有七条:第一条罪(功以“罪”说)是,我担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经三十多年了。

1、我来秦国时秦国领土还很狭小。先王的时候,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士兵不过几十万。我用尽了自己微薄的才能,小心谨慎地执行法令,暗中派遣谋臣,资助他们金银珠宝,让他们到各国游说。又在国内准备兵力,整顿政治和教化,任用英勇善战的人为官,提高功臣的社会地位,给他们很高的爵位和俸禄,终于威胁韩国,削弱魏国,击败了燕国、赵国,削平了齐国、楚国,最后兼并六国,俘获了他们的国王,拥立秦王为天子。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民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

2、秦国的疆域并不是不广阔,还要在北方驱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以显示秦国的强大。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

3、尊重大臣,提高他们的爵位,用以巩固他们同秦政权的亲密关系。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

4、建立国家,修建宗庙,以显示主上的贤明。这是我的第四条罪状。(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

5、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和文字,颁布天下,以树立秦朝的威名。这是我的第五条罪状。(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

6、修筑驰道,兴建游观之所,以显示主上志满意得。这是我的第六条罪状。(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

7、减轻刑罚,减少税收,以满足皇上赢得民众的心愿,使万民百姓都拥戴皇帝,至死都不忘记皇帝的恩德。这是我的第七条罪状。(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

李斯以上全部节选自《史记》,就我个人归纳李斯的主要成就:1、支持嬴政皇帝提出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2、统一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这便是小篆。中国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这全是李斯的功劳。3、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则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4、统一货币。在李斯的主持下,货币规定了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5、修驰道车同轨。李斯建议让全国的车轨统一,并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

罗列出了,吕不韦和李斯的主要成就,难免会有自惭形秽的感悟,我等升斗小民身无寸功还要去评论这些人杰鬼灵。

书归正传,从成就讲,李斯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吞并六国坚持郡县制,倡导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并组织实施,利在千秋,不谦虚的讲,如果没有李斯的这一举动,我们的中华名族可能会像现在的欧洲诸国一样分崩离析。

而吕不韦也不愧为一代名相,文治武功在春秋战国时期也算翘楚,但是从成就上讲,秦国的前几任丞相与吕不韦也不分伯仲,商鞅的变法改革,武力伐魏;范雎的远交近攻,长平之战反间赵括代替廉颇;张仪的,以“横”破“纵”。所取得成就均不下与吕不韦。

综上所述,从成就上讲,李斯对于秦国的贡献是大于吕不韦的。

最后从历史功过来分析,李斯的最大过错是参与了胡亥、赵高的篡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活动。为一己私利,赵高抓住了李斯保全爵位的私心,终于使李斯就范。 是国家为大,还是一己爵位为大,李斯作了错误的选择。其结果不仅国亡,而且己亡。

另外一方面,力主舆论一律,造成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行为。这也是流传至今,李斯的各种评论皆将他描写为自私小人,害人害己。

再观吕不韦

吕不韦祸乱宫闱,嬴政的生母赵太后,本身就是吕不韦的歌姬,嬴异人死后,赵姬一个人寡居深帷,本就年轻,还与吕不韦旧有情愫,一直藕断丝连。

秦王政越来越大了,但赵太后一直淫乱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

就想了一个昏招。进献了阴茎特别大的人嫪毐,引诱赵太后,让赵姬移情别恋。最后,嫪毐叛乱,吕不韦受嫪毐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李斯、吕不韦两人最后都不得善终,但从结果讲,吕不韦造成的后果,比李斯的轻的多。

如若用贡献一次衡量,吕不韦又强于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