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慈安太后为什么能够压制慈禧30年 慈安太后有什么本事存在

对慈安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清朝最厉害的女人,普遍都会想到慈禧,毕竟她垂帘听政两代皇帝,执政长达半个世纪,差点成了第二个武则天。但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个人,能与慈禧比肩,甚至压制了慈禧30年。她就是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懦弱,不善谋权,和当时西太后慈禧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有人说当年的“垂帘听政”时她也就是一个傀儡。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真实的慈安不仅善良聪慧,德行兼备,还有着出色的大局观念。清朝正是因为有了她,才有了短暂的“同治中兴”。

在咸丰皇帝驾崩后,慈安在名义上就压制着慈禧,直到1881年去死后,慈禧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其实她俩的缘分从选秀那一刻起,就注定要纠缠一生,虽然表面相处和睦,实际背后暗流涌动。

不过,相比慈禧的励志生涯来说,慈安就比较顺遂了。自从咸丰二年(1852年)入宫以后,她就被封为贞嫔,一个月后又被封为贵妃,半月不到,再度晋封为皇后。前后仅仅用了40天,慈安便从贞嫔到了皇后的位置,而且她入宫的日子还比慈禧晚了2个月。

而慈禧呢,17岁入宫后成为兰贵人,两年后晋封为懿嫔,又过了两年生下长子载淳,再次晋级为懿妃,而后便是懿贵妃了,其地位仅次于皇后。她从秀女到贵妃,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达成了,这在后宫中是十分少见的,就是乾隆的令妃坐到此位置也用了整整15年。

也就是说,慈安做皇后的时候,慈禧还是一个小小的贵人。若不是慈安有着优秀的出身,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东太后了。慈禧没有什么背景,家里也没有什么大人物,要什么没什么,其父亲也只是一个八品笔帖式。

而慈安不同,慈安是正儿八经的上三旗:满洲镶黄旗钮钴禄氏。其爷爷是西甯办事大臣福克精阿,父亲是三等承恩公穆扬阿,祖母和母亲都是爱新觉罗宗室女。这样的背景足可以显现慈禧和慈安之间的差距,但慈禧却只有了几年时间地位就仅次于慈安,可见她的能力不一般。

贵妃和皇后虽然是一步之遥,但终究是皇后居大,所以无论慈禧再怎么努力施展美丽,生皇子,她都不可能超越慈安,始终要向慈安行礼问安。除非咸丰把慈安废了,但着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存在。一是皇帝不能轻易干涉后宫,二是慈安德行宽厚,母仪天下,根本就挑不出毛病。

更何况废后一事是朝廷大事,要尊重朝臣们的一致认可才可以,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又会无缘无故把一个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的皇后废掉呢。所以说慈安作为正宫皇后,在后宫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慈禧不过是载淳的生母而已,名份上远不如慈安有威信。

她的一切不过都源自于咸丰的宠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即便后来咸丰驾崩,载淳登基,她这个西太后之名也得排在东太后慈安之后,因为慈安才是正宫皇太后。当初咸丰皇帝临终前,曾留下过遗诏,由于同治还小,所以政务就由慈安太后和载垣等八大臣,共同辅佐新君,处理政务。注意,此时的慈禧只是同治的生母,其他什么也不是,不过她的野心从此时也开始昭然若揭了。

果然没过多久,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就联合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设计陷害了八大臣等人,年幼的同治身边再无可用之人,于是恭亲王顺利成为议政王,而慈禧也顺利得到了与慈安共同听政的权力。

话说当时的慈安才是有真正话语权的人,若她不放任,慈禧的目的不一定会成功,只能说慈安是真正的大胸怀,她知道慈禧敏捷机智,有野心,喜欢处理繁琐的日常政务,所性就依了慈禧。此后的两人一个优于德,一个优于才,一进一退,相得益彰,撑起了晚清的半壁江山。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慈禧对慈安也不得不对她执礼恭谦。还曾有文献记载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可见当时的慈安并不是将大权独揽,而是选择和慈禧共同承担。政事方面慈禧处理的多,所以也就给后人造成了慈禧独揽大权的假象。

其实际上,真正的大事,还是得由慈安拍板的,比如诛杀两江总督何桂清,封赏曾国藩、李鸿章等等。而且慈安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有自己的原则。就拿后宫的总管太监安德海来说,他可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据说他能文能武,是太监中难得一见的人才,也善于阿谀奉承。

俗话说,越纵容,越放肆,安德海到后来越来越招摇,置国法于不顾,于是被慈安下令诛杀。慈禧相救也没办法,因为慈安压根不给面子。可见慈安在关键时刻,能拿捏得住,其实际上也给了慈禧一次警告。

只可惜,两宫垂帘听政,她只制衡了慈禧二十年,便忽然猝死,年仅45岁。至此之后,慈禧成了一把手,加速了晚清的灭亡。如果慈安不死,或许就没有后来的慈禧,也说不准能让大清再飘摇几年,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