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会六下江南 仅仅是为了找韦小宝那么简单吗
对康熙下江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兵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他曾经六下江南,考察民情吏治。关于康熙下江南的故事,流传极广。武侠小说《鹿鼎记》中说,康熙下江南是为了寻找韦小宝,这当然是文学创作、艺术加工了。不过,作为生于宫廷、长于宫廷的皇帝来讲,他离京巡视,还是值得研究分析一下。康熙登基的时候是个孩童,他继位后面临着一系列的外忧内患。西北有准噶尔部伺机造反,东南有郑成功后人占领台湾,东北有沙俄虎视眈眈。朝中有鳌拜总揽大权,南方边境还有三藩拥兵自重。
摆在康熙面前的不是一副“好牌”,幸运的是,他励精图治,一件件摆平了这些难题。康熙第一次南巡,是在1684年。这一年的春天,康熙干了一件大事,他确定各省钱粮清查法。为了避免地方官员贪腐库银,他开始着手整顿吏治。新的政令下发了,他要从京城出发,途径黄淮,到达江南,看看是否如他所愿,可以让天下百姓的日子好过一点。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视察黄河治理情况。
黄河下游流经河南转入苏北,而后汇入大海。河南和苏北都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如果黄河发生水患,会造成极大的后果。《清史稿》中记载,从顺治到康熙初年,黄河决口近百次,中原、苏皖等地的农田瞬时变成一片汪洋。康熙亲政之后,就把治理黄河水患当成头等重要的大事。在他第一次南巡的时候,亲自考察黄河工地,并提出了疏通为主、筑坝为辅的治理方案。
康熙六下江南,时间跨度为23年。他最后一次下江南的时候已经54岁了。这时,他下江南的目的已经从考察吏治、治理水患变成了笼络江南士族。江南各地自古富庶繁华,人文荟萃。江南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朝廷的财政收入与政权稳定。
明末清初之际,清军在江南大肆烧杀抢掠,很多汉人对清朝统治者充满了怨恨。康熙知道,江南稳定了,天下才有可能太平。于是他在南巡过程中,谒孔庙、拜禹陵、祭奠明太祖。他想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感化江南士族,保证江南地区长治久安。
按照康熙自己的说法,他六下江南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体察民间疾苦。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时候,到了南京。当地官员造了几艘装饰华美的游船,以供康熙赏玩游览。康熙知道后,下令将游船拆掉,拆散的零件用到该用的地方。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来,他的确是想做点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