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首先刘备既非君子,也非作伪。陈寿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高祖之风,英雄之器。鲁肃也曾经评价:天下枭雄。刘备是幽州涿郡人士。幽州的特产是游侠,曹植对这类人的描述是:“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总结起来,就是弓马娴熟,武力超群。刘备早年“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妥妥的游侠组织领导人,这一点,确实类似于老祖宗高帝。
除此之外,“善下人”,“弘毅宽厚,知人待士”,也是高帝标配。注:高帝确实有弘毅宽厚的优点,并不因为杀了韩信就小肚鸡肠。刘备有很多特征是符合“君子”定义的,比如宽厚,坚韧,但这个定义不能完全框住他。就孔子的标准,君子品质的核心是“仁”。何为仁?作为一个乱世的政治人物,为了统一的大目标,夺取他人基业,是仁还是不仁?这个说不清楚,就算孔子复生,估计也只能以结果论行为。
对于君子德行,孔子曾经称赞过两个人,蘧伯玉和史鱼,尤其是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其也未曾评价过哪位君主是否是君子。可见,孔子力主的君子之道,更多的是是人臣的道德规范,而不是人君的道德规范,毕竟“邦无道,则揭竿而起”,对于类似武王伐纣的故事,孔子也只好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完全不方便评价。至于换一个“君子”的概念,讲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刘备更不是这种人。
随意殴打上官,刘备是暴躁老哥的典型代表。所以,君子这个定义并不完全切合刘备,更何论于真伪。但其人确实称得上英雄二字。在那个乱世,百姓太渴望仁慈了,忠义之士需要一位明君。刘备颠簸大半生,无论多落魄都有人追随,团队凝聚力强到利益危机不可动摇,哪怕是九死一生也患难与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铸就了刘备的政治观,惟贤惟德能服于人铸就了刘备的人格魅力和受人尊敬的品格。
此遗言正是刘备成功之道。曹操杀人屠城的残忍是真性情,刘备仁而爱人为什么就是虚伪?如今世人皆爱弘扬曹孟德式生存主义,而贬低刘备的为政之道,是时代价值观所致。有些人就是不相信刘备可以靠美德赢得天下,觉得道德良善和政治权谋不可共存。或许是他们精通算计之道,见过了太多善良的人悲凉的下场,当看到一个善良的人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可以跟他们所信奉的成功之道相抗衡,觉得自己有了生存危机感,和道德羞耻感。
很多人身边充满了尔虞我诈,不信真诚,认为推心置腹是伪善,利益才是王道,哪有什么真情厚谊。都是以己度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发明一些厚黑学阴谋论就自以为逻辑自洽地歪曲,解读。你不是不相信刘备,你是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义,觉得推心置腹全是伪善,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刘备这样,草根朴素,讲信用,重情义,不忘初心,百折不挠的人。
刘备的存在打脸了利益至上的人,人是有感情的,不是只会算计的机器,包括政治家。一个伟大之人,不会因为一群蝼蚁的抹黑而渺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备没变,是人心变了。刘备用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政治原来可以不这么肮脏,君臣之间可以舍生忘死,真心相待。可是有些人就是不信啊!刘备能给人带来深刻的触动。小时候我们单纯善良喜欢好人,后来叛逆期喜欢反方向思考问题。
直到真正长大了,经历了人情世故冷暖,生活酸甜苦辣,才明白到刘备才是那个最贴近生活的真实,他身上那份朴素平凡的真,是我们每个人最初最美好的期许。你不是不相信刘备,你是不相信最初的自己,你不相信真诚,不相信情义,觉得推心置腹全是伪善,勾心斗角才是常态,是你的生活改变了你。刘备不是虚伪,只是无奈太多。无奈于蜀汉实力不够,无奈于英雄易老,无奈于两个官二代老是压制自己。
无奈于自己老婆跟兄弟跑了,无奈于自己老合伙人虽然有能力却只是能维持。他虚伪吗?不,他只是活的现实。仔细琢磨一下刘备临死对刘禅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一个君主,这个要求似乎很不着调。更像是一个普通地主对儿子的小建议。刘备很明白儿子完不成统一大业,大概率是被统一的对象。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多做好事,哪怕显得无能一点,最后也有一个好归宿。
刘备出身不算好,能力也不算强,没有经世之才,没有盖世之力。他很像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普通人,而且是个对身边人好的大哥。说真的,以前读三国看三国,更喜欢的是曹操的行事风格,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千军万马前,老子尿急,该尿就尿,挟天子以令诸侯,明明只是臣,却做的比君王更爽。而不是刘备,明明自顾不暇,被曹军追杀,还拖着一堆难民,不应该是跑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
最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世间多是曹操,却几乎无刘备。我非英雄,如何理解英雄?随着年龄的渐长,方慢慢理解,与其说是为得子龙摔阿斗,倒不如说是,都怪你,要不是为救你,老子差点没了一个患难与共的兄弟。打东吴,更像是一统东吴?那时候魏国还是属于强大的一方,联吴抗魏才是正确的做法,更何况赵云诸葛亮等也有阻拦,当然不排除也有这个想法,毕竟不冲突,攻打吴,既能报仇又能匡扶汉室,为什么不能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