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待封是什么人?导致唐出征吐蕃,10万大军全部惨败
郭待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企图在西域地区种植势力,派遣大军进攻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唐朝被撤出安西四镇,好不容易在西域建立起的地位面临挑战。
不过唐朝人才济济,他们经过分析后料定此刻的吐蕃大举进攻西域,后方空虚,于是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方法:派遣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支援安西驻军,采取防守的态度牵制吐蕃主力,同时让左卫(一说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十万进攻吐蕃。
唐朝的计划可谓是非常完美的,薛仁贵大军率先攻打吐谷浑,此地乃是吐蕃与西域的联系要道,如此便可直捣黄龙,进攻吐蕃的都城“逻娑”。
薛仁贵是唐朝著名的大将,乃是一个“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的牛人。此次出征唐朝也是志在必得,册封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的目的就是如此,可见唐朝意在借助此战彻底消灭吐蕃。
薛仁贵率军抵达青海大非川地区之后,他分析后认为吐蕃乃是守方,唐军虽然士气高昂,但千里迢迢的赶路也疲惫不堪,因此需要在短暂休整之后迅速出击,不过此地山川险阻,辎重车马不易同通行,带上这些东西出征必然会被敌人提前发现,从而丧失战机。
因此薛仁贵令副将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就地驻扎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其形成战略阵地。而自己则率领助力轻装奔袭,取得乌海城之后再领郭待封增援,并提供粮草补给。《旧唐书》记载:
仁贵谓待封曰: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
战术指定之后,薛仁贵果然打得吐蕃驻军措手不及,顺利夺下乌海城以待后援。
然而,郭待封并未按照薛仁贵的安排就地组建防御工事,反而擅自率领重型部队以及粮草在后方挺近,结果被吐蕃抓住机会阻击,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虽然驻守乌海城,但是缺少了粮草补给,任凭他再大的本事也无法抵抗,只好退居大非川。
而吐蕃也不是省油的灯,抓住这次机会后率军40万对薛仁贵进行多方堵截,薛仁贵一无辎重对敌,二无粮草供给,结果惨败。
薛仁贵在此战中也被擒拿,不过因为吐蕃碍于唐朝的威势,不敢拿薛仁贵、郭待封等大将如何,最终将其放走。至于同行的十万将士,则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十万将士覆灭!
这场战役的失败对于唐朝影响巨大,唐朝被迫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吐蕃一跃成为可以和大唐分庭抗衡的势力。
此战失败后,唐高宗李治雷霆大怒,对薛仁贵怒骂道:“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不过薛仁贵却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感慨,《旧唐书》记载道:
仁贵叹曰:“今年岁在康午,军行逆岁,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
按照薛仁贵的说法,今年“岁星处在降娄”,不利于西方打仗,公元263年,当年邓艾攻汉的时候也是“星在降娄”的情况,虽然攻克蜀汉,却身死于蜀,如今的星位与当年相同,我早就知道会失败的。
不过对于薛仁贵的这个说法,李治只是认为薛仁贵推卸责任罢了,并未理会,遂将薛仁贵革职为庶民。
可薛仁贵的这些话真的是这个意思吗?笔者认为并没有这么简单。薛仁贵举出邓艾的例子,表面上是在说星位的事,其实是在暗示邓艾的遭遇与自己是相同的。
昔年邓艾偷渡阴平,乃是灭蜀之战的首功,结果却被监军卫瓘、胡烈等人陷害致死。灭蜀之后,邓艾虽然骄傲了些,但绝无反心,一切都是钟会从中作梗,离间司马昭对邓艾的信任,最终导致邓艾身死。
钟会最终因谋反被杀,而参与诬陷邓艾的卫瓘、胡烈等人却没有受到丝毫惩处。
邓艾之所以有如此下场,就是因为他出身寒门,无法融进当时所谓的士族圈子,立下大功之后而引起钟会、卫瓘、胡烈等士族子弟的不满,古代士族对于寒门出身的官员有种天然的优越感,自然无法容忍他们比自己地位高,因此当邓艾立下首功之后机会成为他们的攻击对象。
事后司马昭没有追查邓艾事件的真相,也是这种心理在作祟。
前面提到,李治在审判薛仁贵时说道:“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显然是有人在李治面前说薛仁贵的坏话。那么薛仁贵究竟有没有消极避战呢?答案自然是没有。
当时的作战地区海拔高,将士们又是“轻锐倍道”前进的,绝对会出现高原反应,薛仁贵率军强行攻下乌海城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整顿休息也是无奈。后来的武周使者郭元振就曾在《边防典六》说过这番话:
乌海黄河,关源阻深,风土疫疠(古人口中的高原反应),纵有谋夫猛将,亦不能为蕃患矣。
可见,在高原反应之下,再勇猛的将士也无法发挥,薛仁贵能够强行攻下乌海城,已经是非凡之举了。
而事后唐廷竟然以此为由,将战败的罪名扣在薛仁贵头上,而罪大恶极的郭待封也只是免除官职的惩罚,显然是有包庇之嫌。
薛仁贵出身寒门,乃是唐太宗一手扶持,唐太宗去世后高宗虽然尊重他,但唐朝的门阀制度根深蒂固,是从隋朝沿袭而来没有根本断除,所以出现官二代擎肘不服从命令的情况。郭待封乃是唐初名将郭孝恪次子,家族势力庞大,反观薛仁贵从一介小兵,成为行军大总管,让那些士族子弟极其不服,因此造成了十万唐军陨落的悲剧。
这场惨祸归根结底是士族对寒门子弟的偏见,我们在同情薛仁贵的遭遇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薛仁贵的不足。
前面说到,薛仁贵以邓艾自喻,然后料定“吾知所以败也”。那么既然他知道郭待封的问题,还不想好退路或者是与郭待封搞好关系,从根本上上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薛仁贵的不足了。
其实早在之前的天山之战中,薛仁贵立下大功后声名远播,然而御史大夫杨德裔却弹劾他收受贿赂,屠杀俘虏,饿死将士。虽然事后证明杨德裔的弹劾乃是诬告,根本就没有的事,不过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薛仁贵在交际方面有所欠缺。
笔者列举这些并不是宣扬“受害者有罪论”,而是从多方面来分析这件事。蔺相如知道廉颇看不起他,处处给他难堪,可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而不与廉颇争斗,最终传下“将相和”的美谈。薛仁贵所率部将孤军深入,主副统领不和更是作战大忌,薛仁贵明知此矛盾而不去解决,着实是他的过错。
人际交往是一种智慧,能和不同阶段的人成为朋友更考验一个人的情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为布衣时,就能和士族阶级且比刘邦大17岁的张耳成为好友,还在他家中居住数月(《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记载:“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为亭长时,就能让比他官职大好几级的萧何对他照顾有加;后来起兵,更是能与小刘邦十几岁且谁也不服气的霸王项羽结为兄弟,而项羽乃是贵族后裔,其难度可想而知。
史料记载,郭待封也是一个比较有能力有思想的人,并且也没有什么痞劣的脾气,薛仁贵倘若真的想与之交好,也是比较容易的,至少在此次作战中,让郭待封遵从自己的意见,不要因为个人之争而耽误大事是没问题的吧?
可结果偏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实在令人唏嘘。虽然他武勇过人、用兵如神,但单凭他一人,还是成不了事的。因此,薛仁贵还是勇猛有余,却实际不是一个好的统帅。一个成大事的人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想常人所想不得,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想周全才是一个大智慧的人。
同样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人物,他在待人处事方面就能想的极为周全。
郭子仪为唐朝立下“再造之功”后,为了避免唐皇对自己猜忌,并为了彰显自己的“胸无大志”,因而采用了自污的手段,80多岁了还整日与美女饮酒作乐,每次接待客人时也让美女迎接,府中大门也全部敞开,将自己的一举一动暴露在天下人面前。
不过后来有一个名为卢杞的小人物来拜访郭子仪的时候,郭子仪却屏退美女,只留下男性侍从接待。事后众人不解,郭子仪回答曰:
“杞貌陋,妇女见之,未必不笑。他日杞得志,我属无噍类矣!”
面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郭子仪知道卢杞丑陋,为了避免美女们笑话他,因此不让美女接待。郭子仪没有小看过任何人,在郭子仪眼中卢杞虽然暂时官职低下,但是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好,倘若今日得罪了卢杞,那么卢杞得志后必然会针对郭家。
结果几年后卢杞果然身居高位,尽管郭子仪已经去世,但是他对于郭家颇为照顾。
这就是智慧,乃是一个人立世之根本,也是能为子孙谋福报的根本。所谓“读史使人明智”绝非空穴来风,我们能从古人的行为中学到非常多的知识:成功者我们吸取经验,失败者我们当成教训。因此,各位可以读一读史书,笔者推荐各位读一读明朝冯梦龙先生的书——《智囊全集》。
从书名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本书就是专门收录智慧、权谋的书籍。前面讲述的郭子仪这件事就收录在《智囊全集》中。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才是永恒的。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除了郭子仪的智慧故事之外,这本书还记载了1200多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女子平民,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故事遍布各个阶层,我们看完之后能够将其运用到各种事件中。
曾国藩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曾国藩的书桌上,就常年摆着这本奇书——《智囊全集》。
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读一读这本奇书,唯有智慧才是处身不败的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