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的两个女儿,馆陶公主为什么更受宠?
最为主要的是两个人的身份背景有所不同,虽然都是皇帝的女儿,但二者母亲的身份地位相差很大,现在是一个拼爹的社会,不过在古代帝王人家有的时候更多的是“拼妈”。
虽然汉文帝也是妻妾成群,但他的孩子并不多,一共就两个女儿。大女儿是窦太后窦漪房所生的馆陶公主,二女儿是绛邑公主。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虽然汉文帝非常疼爱绛邑公主,但历史资料上并没有详细记载绛邑公主的生母是谁。
——按照中国古代记载皇家历史的习惯,若是一个妃子在皇宫中的地位高,或者娘家地位高,一般都会有一个名号。若是无名无姓大多都是选上来的秀女,或者身份低贱的宫女,也可能有不方便记入史料的隐情。
虽然窦皇后家里也没有什么背景,但窦皇后和汉文帝之间的夫妻感情不是寻常人能够比拟。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窦皇后的父亲当年在秦末之乱时归隐乡林,后来打鱼的时候坠河而死。为了吃口饭,窦皇后选秀进入皇宫,一来二回的情况下就到了代国,代王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窦皇后来到代国之后,深受代王的喜爱,并且在此期间为代王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就是馆陶公主刘嫖,两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以及梁孝王刘武。
虽然在此之前汉文帝也娶了一个王后并且也生育了4个孩子,但王后和4个孩子都没有能活下来。正是因此窦皇后成为了汉文帝身边最重要的女人。
由于馆陶公主是窦皇后给汉文帝所生的第一个女儿,在出生后便被汉文帝捧为掌上明珠,深得汉文帝喜爱。再加上汉文帝又特别喜欢窦皇后,爱屋及乌,馆陶公主受到宠爱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绛邑公主的母亲在汉朝史学资料中根本没有任何消息。因此汉文帝对于绛邑公主的喜欢,纯粹是父亲对一个女儿的喜欢,因为汉武帝一共也就两个女儿,并不像其他的皇帝多子多孙。我们也不能够说汉文帝不宠爱绛邑公主,只能说绛邑公主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应该得到这么多。
当然了,如果进行对比的话,两个人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比如说选择夫婿这件事情上,馆陶公主的丈夫是被册封了2000户的陈午,绛邑公主公主所嫁的是拥有八千户封地的周勃之子周胜之。
虽然乍一看在选择夫婿这件事情上,汉文帝将最好的资源给了绛邑公主,但实际上是为了用绛邑公主拉拢周家。因为按照理论上来说馆陶公主才是皇后所生,汉文帝应该更愿意给馆陶公主找一个更好的夫君,之所以没有将他嫁给周家,就是不想让馆陶公主成为政治牺牲的工具。
当年正是周家联合其他的大臣从吕后手中夺回了政权交还于刘家,虽然当时汉文帝是一国之君,但周家在朝中的势力不容小觑,如果是周家想要造反的话汉文帝很难招架得住,联姻只是为了拉拢周家。看起来这是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但绛邑公主某种程度上而言却是汉文帝政治牺牲品。
后来汉文帝收拾周家的时候,曾一度准备杀掉周勃,也丝毫没有念及绛邑公主。为了避免周家被抄家,绛邑公主才会找到汉文帝与泪俱下地向汉文帝求情,周家才算是保住了封地,但手里已被夺权。
虽然绛邑公主对于拯救周家这件事情有功,但毕竟周家对于汉文帝的做法怨恨在心,因此绛邑公主在周家过得也并不是很顺心。后来周胜之因为杀人又再次被降级并剥夺爵位封号,周家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虽然其贵为公主,但古代讲究“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因此绛邑公主也跟随着周胜之社会地位下降,周胜之被降级贬职之后和绛邑公主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的冷淡。
再加上绛邑公主的母亲在朝廷之中也没什么势力,这也成为了绛邑公主在历史中的存在感也就非常低的原因之一。
而馆陶公主却不一样。
虽然嫁的丈夫身份地位不高,但毕竟她的母亲身为一朝皇后,只要是有窦皇后在,馆陶公主的生活就不会太差,别人看在窦皇后的面子上也不敢难为馆陶公主。
更何况在汉文帝之后汉景帝继承皇位,虽然汉景帝是一国之君,但是总归还是馆陶公主的亲弟弟,姐弟二人毕竟有这样的一个血脉关系存在。因此在汉景帝当上皇帝之后,馆陶公主的社会地位并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提高。
而馆陶公主这个人也比较有心机,特别会讨好自己的弟弟,隔三差五就给他弟弟送美女,因此馆陶公主和汉景帝之间的姐弟感情还不错。
馆陶公主作为窦皇后唯一的小棉袄,在结婚之后也经常到皇宫之后中陪着窦皇后。由于刘启、刘武二人平日里比较忙,陪伴窦皇后最多的也还是馆陶公主。
汉景帝当皇帝的时候窦皇后在一定程度上把持着国家朝政,所以陪在窦皇后身边的馆陶公主也是拥有一定的发言权,这也导致她在朝廷之上的存在感特别高。
馆陶公主也特别会经营自己,她为了确保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以及手中的权力。她甚至有意将自己的女儿阿娇许配汉景帝的当朝太子。但这件事情遭到了太子母亲的反对,于是陶馆陶公主联合王美人将之前的太子给废了,并且重新册立后来的汉武帝为皇帝。
汉武帝对阿娇又特别的喜欢,甚至说出过“若娶阿娇为妻,当筑金屋藏之”。馆陶公主也就借助着这一种关系直接将女儿许配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当上皇帝之后阿娇被立为皇后,馆陶公主顺利成为了汉武帝的姑姑加丈母娘。
有了这层关系之后,馆陶公主在朝廷上的地位更是显赫,馆陶公主在历史上存在感高也就不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