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谥号为何会为“炀”?历史上真实的他是什么样的
你们知道隋炀帝谥号为何会为“炀”,接下来知秀网小编为您讲解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隋文帝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隋朝治理得国富民强,隋炀帝上位五年隋朝就已经进入了巅峰时期,但是在大业八年之后隋朝的国力开始由盛转衰,导致了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身死。
历史上对唐史及后来的话本小说对隋炀帝妖魔化,说其有多荒淫残暴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的:
一、荒淫无度
唐代史官说他弑父淫庶母,描写的绘声绘色。说杨广探病时候和宣华夫人淫乱被杨坚发现,然后杀死父亲再哀声痛哭,唐代史官你是亲自见证了整个过程吗?隋炀帝一生宠幸那么多女子,却只和正妻萧皇后生有子女,而且当了皇帝后还和萧皇后琴瑟和谐,他作秀好玩吗?倒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了其弟弟李元吉的老婆杨氏是事实,为了得到弘农杨氏的支持,也算是有理由吧。
二、为了游玩三下扬州
还有人说他巡幸扬州,浪费民脂民膏,但大家可知道,南北朝到隋其实是门阀世家掌控朝廷的时代,在当时主要分两个阵营,其一就是以八柱国为首的关陇贵族,其二就是以兰陵萧氏为首的江南士族。但事实上,他是将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巡游江都三件事一起通盘考虑的,三件事都有其重要目的。隋炀帝还特意带上陈后主的遗孀沈婺华,其用意显然是用以联络南人感情,如果只是为了游玩,带着这个老妇又有何用。杨广来到江都,带给江东父老的第一件礼物,是于大业元年十月初二,在江都宣布大赦江淮以南,免除租赋。
三,为了享乐建新都洛阳
建立东都洛阳,隋朝时期人口增长非常快,关中的粮食已经养不活那么多人了,遇到荒年皇帝都要去洛阳就食,为了避免百姓饿死隋文帝就有意东迁,而且迁都洛阳有利于让关陇贵族和江南士族离开关中和江南,有利于朝廷的中央集权。毕竟河南是产粮之地,有了运河转运成本非常低廉。历史上武则天也为了打击关陇贵族势力和山东士族迁都洛阳,难道在长安和扬州杨广还玩不够,非得跑到洛阳去玩?
四,修建大运河为了去扬州更方便
当时很多朝臣建议,京杭大运河只需由钱塘江修到黄河流域,经过渭河将南方物资运到长安即可。可隋炀帝坚持修到涿郡,一个当时地处边塞经济不景气的小城。大臣们屡屡劝谏,说如此耗费民力太多,恐生祸端,隋炀帝坚持己见。这个涿郡,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大家想想,为什么要通到北京,这是在为东征高丽做准备啊,古代战争一旦开战,后勤粮草准备往往得几个月,而且路上转运耗费就得过半,也就是运1000斤粮食,到了目的地只能剩下500斤不到,而且陆路转运车马人力都是天文数字,比起修建大运河,这才是真正的劳民。
涿郡距离高句丽很近,后勤船运成本速度都很快,此举是要避免战争因为后勤补给问题而失败。当大运河凿通之后隋炀帝乘坐龙舟直接通到涿郡,七天之后直接下开战诏书,很明显这条运河就是为了开战而修,根本就不是为玩乐而修。战略目标决定打谁,而国力强盛决定什么时候打,此时两者条件都成熟了,战争才能打赢。
其实真正隋朝的失败在于东征,你说你一个皇帝在战场上宣扬仁义之师,吊民伐罪,高丽一会投降一会开战,不准杀俘虏,不准抓俘虏,包围辽东城二十多天都没有攻下辽东城。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前线报信给隋炀帝身上了,这种情况下将军的自我发挥受到了严重掣肘,而长期陷入战争泥潭导致后勤压力越来越大,而后勤的压力终究还是要转移到百姓的赋税身上。因此长期的战争导致百姓的不满,国内爆发了农民起义。
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他是个暴君。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任性妄为,把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在征高丽失败后,其实已经和想翻本的赌徒一样,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所叫昏君。
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这是杨广在西巡时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千古名篇。“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又有‘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数语,曾为秦观取入词中,成为绝妙好词。”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