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与康熙水火难容,他们的矛盾什么时候开始的?
鳌拜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父亲卫齐,是满清开国大臣费英东的弟弟。清朝初年,鳌拜追随父亲驰骋沙场,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入关前,克皮岛,战松山;入关后,逐李自成,剿张献忠。
在皇太极去世后,鳌拜曾与两黄旗发誓立帝子,同时还在多尔衮面前态度地强硬表示:
“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子,则宁死从帝地下而已——《沈阳状启》”
这言外之意就是,你多尔衮别想当皇帝,我鳌拜宁死不从。即便多尔衮摄政,鳌拜也没有丝毫攀附的意思。因此,他即便有很大功劳,也被无情压制,甚至被多尔衮打击报复,差点小命不保。顺治亲政后,鳌拜迎来自己的春天,很快便因“军绩颇多,且为国效力之处,其功甚懋”而被提升为二等公。后又数次升迁,授领侍卫内大臣,参与军政大事。顺治末年,鳌拜已经成了影响力比较大的人物,并跻身辅政大臣行列。
康熙初年,鳌拜的势力进一步做大。索尼去世后,鳌拜除掉苏克萨哈,一跃成为最有权势的大臣,将朝廷大权操控于自己一人之手。他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在朝廷的各个关键部门,一时间“文武各部,尽出其门下”。此时,康熙已经亲政,君权与相权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鳌拜明知自己与康熙已经水火难容,在势力最强的时候,他为何没有选择造反,反而给了康熙可趁之机?
八旗内部有矛盾,鳌拜代表不了整个八旗
长久以来,八旗内部就有比较深的矛盾,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大清立国之初。天命年间,努尔哈赤自己掌控两黄旗,由皇太极掌控正白旗,杜度(后为豪格)掌控镶白旗。皇太极上位后,为扩张自己的势力,对各旗的地位进行调整,将原来的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并由自己带领;将原来的两黄旗改为两白旗,由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分别统领,同时改变了八旗的装饰和排位次序。
从此,原来的两白旗由普通旗上升为皇上旗,尽管还不够强大,但为后来的崛起奠定基础。原来地位最高的两黄旗,却因努尔哈赤的去世而改为两白旗,势力大为削弱,不仅政治地位降低,连物质分配也不如从前。因此,两黄旗便与两白旗结下梁子。
皇太极去世后,为了争夺皇位,两黄旗与两白旗再次展开较量,并且发生了“两黄旗大臣盟与大清门”、誓立帝子的事件。多尔衮摄政期间,两白旗的地位再次上升。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后,为了壮大皇帝的力量,缓和黄白之间的矛盾,顺治将正白旗收入上三旗,正白旗的优势地位再次得到确认。尽管如此,随着顺治的去世,以及分属两个集团的四大辅臣上台黄白矛盾再次激化,以鳌拜为首的两黄旗向以苏克萨哈为首的正白旗发起挑战,要求重新划分利益。
刚入关时,满清为了巩固在中原的地位,同时改善旗民的生活状况,朝廷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圈地,然后分配给各旗。当时,由于多尔衮是话事人,白旗得到比较多的土地,其他旗也不敢多说。康熙五年,鳌拜却旧事重提,要求重新划分土地,从而再次点燃上三旗的内部矛盾。此事一出,朝野舆论哗然,民间怨声载道。最后,这次换地之争以鳌拜的绝对优势、几位正白旗大臣的牺牲而结束,但是,也让正白旗与鳌拜势不两立。下五旗本来待遇就不好,看到以鳌拜为首的镶黄旗赚的盆满钵满,心中肯定不爽快。
鳌拜的支持者虽多,但集中于两黄旗,正白旗与下五旗要不与其对着干,要么就不买帐。你鳌拜敢公开造反,正白旗第一个不答应,下五旗为了改善地位低下、物质分配不足的处境,势必会与皇帝一条心。此外,即便两黄旗内部,不服鳌拜的人也有很多,比如索额图,他就是康熙的铁杆盟友。
时机不成
造反,是一门高难度的技术,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而且缺一不可。
一、皇室代表着满清八旗的利益,鳌拜在得不到大多数八旗贵族的支持下贸然造反,就是与整个朝廷作对。届时,皇帝、汉族大臣与大多数满清贵族会联手对付鳌拜。
二、臣子反皇帝,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油头”,比如清君侧,可鳌拜刚刚把康熙身边的苏克萨哈给“清”了,自己成了最大的臣子,这个理由就说不通了;再比如,借助太后懿旨,可孝庄肯定跟自己孙儿一条心。只要康熙与孝庄一致,鳌拜造反就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找几个“跳大绳”的人,玩“天命”学说,鳌拜也玩不过支持康熙的汉人士大夫。
三、控制了京城附近,但京城之外鞭长莫及。留在东北的旗人和贵族,不可能支持鳌拜个人;蒙古亲贵,会倾向于爱新觉罗家;江南士大夫,受传统忠君思想的影响,如果在鳌拜与康熙之间选一个,会站队康熙;至于“三藩”,先隔岸观火,看你们满清内部吵架。
秋媚说:以鳌拜的条件,做不了王莽,当不了朱棣,充其量只能暂时成为大清的曹操。鳌拜是一位权臣,对皇室忠心,也立过大功,只是侵犯了皇权,康熙才不得不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