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王慧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拜洛城镇将,镇守金墉城。迁乐安王(拓跋范)师傅,迁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长史。支持刘宋荆州刺史谢晦起兵叛乱,围困项城(今河南省沈丘县)。迁楚兵将军,屡次挫败檀道济、到彦之等刘宋名将,建立军功,拜龙骧将军、荥阳太守、长社县侯。农战并修,施行善政。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拜宁南将军、虎牢镇都副将。卒于家中,时年五十一岁,追赠安南将军、荆州刺史,谥号为穆。

轶事典故

身份疑云

《魏书.卷三十八.王慧龙传》对王慧龙的记载是“自云太原晋阳人”,“自云”二字代表史官对其身份有所疑问。司徒崔浩根据王家世传的齄鼻认定其为“真贵种”,并把一侄女嫁给他。此后,鲁轨入北魏,更称王慧龙为沙门僧彬的私生子。此外,对其身份的质疑还见于《魏书.卷六十四.郭祚传》:(郭祚曰)“琼真伪今自未辨,我家何为减之?然主上直信李冲吹嘘之说耳。” 可见当时北魏士人对王慧龙身份质疑的不在少数。 由于魏收编写的《魏书》对王慧龙身份加上“自云”二字,同时又把鲁轨的王慧龙系僧彬私生子的说法记录在内,引起了王慧龙后裔王松年的极大不满。但是以上说法也只能存疑,毕竟相信王慧龙出身的人也很多。

久不升迁

当初,崔浩的弟弟崔恬听闻王慧龙是太原王氏,就把女儿嫁给王慧龙。崔浩见到王慧龙,说:"果然是王家的男儿。"王慧龙家族世代齄鼻。王慧龙鼻子大,崔浩说:"真是贵种啊。"并且数次向其他大臣称赞王慧龙的美态。司徒长孙嵩听闻后不高兴,向太武帝报告,指崔浩赞美南人,则有鄙视本国之意。太武帝怒,召见崔浩责问他。崔浩免冠谢罪得以脱罪。等到东晋雍州刺史鲁宗之的儿子鲁轨也来投奔北魏,鲁轨指王慧龙是王愉家的僧彬所生的儿子。崔浩闻之,因为自己侄女的缘故,还是不断称赞王家。王慧龙也因为这样而长久没有得到升迁。

为敌所叹

到彦之在给友人萧斌的信中表示,从南朝流亡到北朝的人之中,唯有王慧龙及韩延之令人畏惧。到彦之还表示没想到读书人中,也有人令自己如此惊讶的人。

皇帝信任

宋文帝决定使用反间计,指王慧龙因为自己劳苦功高,但是职位却不相称,心怀怨恨,要引宋军入侵,并要挟持司马楚之南叛。太武帝听说之后,认为一定是刘宋的反间计,就像战国时期齐国人离间乐毅的手法。为了表示对王慧龙的信任,太武帝亲自给王慧龙修书一封,向王慧龙表示不必为流言而担心。

宽厚大度

宋文帝派遣刺客吕玄伯去刺杀王慧龙。吕玄伯假称有关于之前的反间计的事情要告诉王慧龙,并要求王慧龙屏退左右人员。王慧龙觉得可疑,于是派人搜吕玄伯身,果然搜出了匕首。吕玄伯见事败叩头请求一死。王慧龙表示不忍心杀死吕玄伯,王慧龙的左右都劝王慧龙杀死吕玄伯,但王慧龙表示自己以仁义作为护身符,还是释放了吕玄伯。当时的人都佩服王慧龙的宽厚大度。

后来王慧龙去世之后,吕玄伯感激王慧龙当年的大度,为王慧龙守墓一生,直到死去。

属文寄意

王慧龙少年家门横遭不幸,半生颠沛流离。入北魏后,常怀忧悴,曾作《祭伍子胥文》抒发自己“鞭尸吴市,戮坟江阴”以报杀父杀祖之仇的心愿。又曾撰写帝王制度十八篇,被北魏人奉为《国典》。

矢志不渝

王慧龙娶崔浩弟崔恬之女为妻,生一男一女后就不再房事,平素布衣蔬食,不参与喜庆之事,行为举止都依照礼节,唯恐消磨了复仇的志气。

临没遗言

王慧龙临去世前,对功曹郑晔说:"我是寄居异乡的南方人,对朝廷并没有旧恩,然而受到朝廷的关爱,得以在疆场上效命。我本来发誓要报仇雪恨。不想得此重病,不能完成心愿。就算没有辜负国家,也自己感到惭愧。我这么短命,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死之后,请把我葬在河内州县之东乡,仿照古墓的形式不要竖坟,足够埋葬我的发齿就够了。要是我的魂魄有知,还希望能报答于你。"按当时北魏的制度,南朝来投奔的人死后都葬在桑乾。郑晔等人向朝廷申表王慧龙的遗愿,朝廷批准了。

人物评价

崔浩:信王家儿也。真贵种矣。

到彦之:亡人之中唯王慧龙及韩延之可为深惮,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讶之。

魏收:王慧龙援难自归,颇历夷险,抚从督众,见惮严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