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王阳明为什么能爱龙场悟道?他的心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您走进王阳明的故事。

2018 年的《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文章《王阳明:如何唤醒内心的强大?》。王阳明原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第二个是王阳明,半个则是曾国藩。王阳明被称为圣人,其实就是因为他提出了“心学“思想。“心学”是儒家的一个分支学派,主要强调内心的修炼。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内心都具备良知,而良知可以让人了解天理,也就是事物运行的最高法则。在王阳明去世的五百多年中,真心实意地把他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可是他5岁还是不会说话。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

12岁时,王阳明才正式上学;13岁时,母亲去世,幼年失恃。弘治元年(1488年),他17岁时,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22岁时,考进士不中;25岁时,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28岁时,参加礼部会试,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35岁时,宦官刘瑾擅政,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自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皇帝的荒嬉无度、宦官的恣意枉为。内阁首辅刘健多次阻止武宗嬉游,规劝他要专心治理朝政,还上疏揭露刘谨、“八虎”的罪状,要求严惩这些奸恶。可是朱厚照置若罔闻,根本不听他的意见,于是刘健只好以退休来抗争。没想到朱厚照竟批准了刘健和另一辅臣谢迁的退休申请,使内阁大权更加名正言顺地落入刘瑾手中。当时任南京户科给事中的戴铣,惊骇愤恨不已,于是上奏皇上,要求把刘健、谢迁等内阁老臣请回来,并指名道姓公开弹劾宦官刘瑾。

正德元年(1506年)冬,刘瑾羞成怒,逮捕戴铣等二十余人。而后竟将戴铣除去功名,廷杖后投入监狱,残害致死。兵部主事王守仁上疏援救戴铣,也遭刘谨陷害,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路途中,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在途中抛下衣物,装出投水自尽的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才免去一死。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

到了龙场驿站,面临的又是困难重重。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阳明一行人没有居住的房屋、与当地居民的语言不通,又少吃少喝。但是王阳明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对自己说:“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把所有的艰险都看作浮云,随他去吧。于是,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受到民众爱戴。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兵部尚书王琼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一开始,王守仁来了个疑兵之计。他深知如果宁王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平叛就会有困难。

王守仁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

宁王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而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守仁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朱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然而,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直到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获封新建县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所以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