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古代举人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举人又有什么特权

对“举人”在古代意味着什么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系统,而涉及到科举体系内的各样专属名词比如状元、秀才、进士、举人这一类,我们时常在古装影视剧中能够看到,有时候却又不能完全了解这几种仕途学位之间存在着到底怎样的关系。很多人都想知道,科举制度中的等级到底是怎样划分的,每一级别又有着怎样的待遇呢?

吴敬梓的传世之作《儒林外史》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桥段自然是范进中举了,吴老先生是清朝人,在他的作品中虽然并未直接点名朝代背景,但大致上与明清时代的特色是相吻合的。既然吴敬梓是清代人,那么就以清代的科举制度为例。

清代科举读书人首先要参加的考试叫“院试”,是由清代的学历机构提督学院所主持举办的。院士考过之后的读书人就可以自称为秀才了。当然秀才只是刚刚起步,在未来还需要经历几次大规模的考试才可以做官。到了院试之后的乡试中则列分有两榜,就是所谓的甲榜和乙榜。

考上甲榜的人名为进士,十分了不得,考完之后不久既可以直接当官了,所以甲榜又名“登科”。考上乙榜的学生则名为举人。书中范进中举,中的就是乙榜举人。考上乙榜的举人就日后还要参加会试,不过无论举人们在会试中能否胜出,都已经不需要在参加乡试了,举人们可以无限制次数地去参加会试,并且也是可以做官的,不过乙榜举人的官大多数会比甲榜进士低一些。

而无论进士还是举人们,在考中之后都会得到一个学历称号名为“出身”,范进中举之后就有了举人出身的称号。出身是一种终身制的学历,除非犯了大罪,否则政府是不会取消这种学历的。中举之后,朝廷会让户部给考生下发旗匾银子20两,作为对中考者的奖励,此外还有各种衣物和生活用品。封建社会产力低下,举人能够得到这样的赏赐,就已经比饭都吃不饱的普通百姓的生活要好很多了。此外各地政府在本省有人中举人在之后还会举办一次鹿鸣宴,来奖励这些含辛茹苦的学子。举人们吃完鹿鸣宴以后,还会再得到顶戴、衣物一类的嘉奖。

秀才们考上举人之后,即使在接下来的会试之中没有考中也是有官做的,清政府管这种名额命名为拣选或者大挑。如果举人有意做官不想再考试了,那么一般就会在各地政府中做推官、知县、通判一类的职位。知县大家都熟悉,就不必说了,推官和通判也有六七品大小,掌管着一地的粮草、河防、农业。在县、府等大型古代事业单位里做公务员,这在老百姓眼里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古语说,不怕县官,就怕现管。那些常常要在乡里边与老百姓们接触的下层官员,自然而然地成为十里八乡的百姓们争相巴结的对象了。

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范进考了多年后终于考上了举人,这就意味着他以后必定会成为一名高级政府官员,此后多半范进还有着管束百姓的职责。大家都这样想,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乡人们态度大变样,连一向瞧不起自己的老丈人都变得唯唯诺诺了。不过后来范进自己也争气,在举人考过之后,又去参加了会试,同样高中,成为了一名进士,最后又被政府看重,钦点为山东学道。在吴敬梓的笔下,无数人为了追求所谓的富贵功名,抛弃了面子与亲情,小说刻画了科举制度下的人生百态,实在不失为一本了解古代社会的必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