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自成能够轻易消灭明朝 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过清军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自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下午,李自成立马山海关前的小岗阜上,大惊失色地看着两股骑兵突然从山海关冲出,像镰刀一样插进自己的农民军阵中,疯狂砍杀。

已经和吴三桂苦战一天一夜、始终没讨到便宜的农民军,在这猝不及防的冲杀中,像镰刀下的枯草一样,纷纷倒下……

一位僧人跪在李自成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李自成见败局已定,急令余部且战且向永平方向撤退。而一片石战场上,农民军已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权将军刘宗敏也被流矢重创。

而在山海关另一边的欢喜岭上,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也正立马远眺,看着李自成的农民军血染一片石,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明末著名战争——一片石之战的一个画面。

那个行踪飘忽不定的僧人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那天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的“满洲骑兵”,带给李自成的惊骇与恐惧,却是真实的。

而这惊骇和恐惧,直接导致了李自成全军的溃败。一年多后1645年5月,仓皇逃命的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遭当地乡勇程九百锄击而死时,估计都没想明白,清军的骑兵,为何突然出现在一年前的一片石战场?

李自成脑袋一热就亲征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先命皇后率后宫嫔妃尽皆自杀,再亲手砍杀两位女儿,最后带着太监王承恩在煤山自缢而死。

这个时候,奉命率兵进关勤王的吴三桂,刚刚行抵丰润(今属河北)。闻京师已破,帝死国灭,吴三桂又回到山海关。

才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大顺军队势如破竹,一路从西安杀到了北京,轻而易举地就灭了明朝。

突如其来的胜利,让李自成有些措手不及,完全迷失了自己,干了两件愚蠢至极的事,导致人心尽失。他一面在庸才丞相牛金星的策划下,安排着选美女、登基大典等事情,一面纵容刘宗敏率军在北京城对官宦家族抢掠搜刮,美其名曰“追赃”。

民心是否稳定?边境是否安宁?闯王李自成早已想不到了。他只相信大明气数已尽,而他李自成是天命所归。山海关?吴三桂?还有远在辽东的满洲鞑子?都不值一提!

正是李自成本人对山海关和吴三桂的不够重视,对满洲势力的忽视,让他错失了最佳的时机。李自成让明朝降将唐通领兵八千赴山海关招降。吴三桂见明朝大势已去,反复思虑后决意归顺,于是率军离山海关进京。

此时命运的天平似乎尚在李自成这边,但刘宗敏率军在北京“逼官追赃”的奇葩行为,仿佛蝴蝶扇动的翅膀,一场灭顶之灾正在大顺军想不到的地方被酝酿出来。

吴三桂到永平(今卢龙)西沙河驿时,竟然碰到了从北京逃出的家人,惊闻老爹吴襄在京遭农民军拷掠,爱妾陈圆圆也被夺占!

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还师山海关,直接和招降的唐通打了起来。

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脑袋就热了,紧接着第三个愚蠢至极的决定被做了出来:整个天下都是我闯王的了,你一个小小吴三桂在山海关弹丸之地蹦跶还得了!朕要御驾亲征!于是闯王李自成既没认真确定战略,也没好好布置战术,连消息都没探听清楚就点了六万人马,带着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吴三桂的爹,杀往山海关。

多尔衮深谋一石杀二鸟

话说最后的大赢家多尔衮,在李自成到达山海关之前,他还是相当尴尬和焦虑的。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刚刚去世,继位的福临才六岁。满清朝廷正处于权力真空期,八旗内部明争暗斗,时刻都有你死我活的危机。

多尔衮看似掌握着实际权力,但有种朝不保夕的焦虑:必须带领扩张中的大清前进,但如果不慎失败,也将被内部的政敌们乘机清算。

而探子带回的早期消息说,李自成大军30万——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当时满清举国兵力的三倍,仅从这点上说,进军山海关无疑是不归路。

多尔衮的尴尬和焦虑一直持续到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此时他的骑兵离山海关城仅二里,而城的另一边,李自成已经和吴三桂杀得难分难解。

正在他犹豫还要不要再前进时,吴三桂来到威远堡清军营垒,跪地投降。多尔衮当即“赐坐赐茶,面谕关门为第一功”。

吴三桂却表示:“倘若清军现在还不愿助山海关明军,我也不愿返回山海关督战,李自成大军必在攻陷山海关后,一鼓作气攻向清军!”

多尔衮这才确信吴三桂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从他的狼狈样子也感受到了李自成的确有点来势汹汹。有理由相信,那一刻,活动在多尔衮心中的一定是两个古老的中国成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多尔衮立即接受吴三桂的请求,令吴三桂按满洲习俗剃头,还许诺将皇太极女建宁公主嫁给吴子吴应熊。安抚好吴三桂以后,多尔衮计划周密,安排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率劲旅八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令吴三桂部系以白布为号任前锋。

到此,锅已架稳,水已烧开,刀已磨利,消耗体力的陪宰军队也就位,只等鲜活的肥肉们送上门来。

综观整个一片石战局,李自成除了轻敌、冒进、看不清形势和丧失人心之外,他所率的军队作战能力上,其实也是有所欠缺的。

农民军惯以游击战和快速攻城作战为主,在系统化训练和大规模协同作战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攻打山海关过程中,虽然有伤亡但总体上是占上风。但猛攻不下后,士气就开始不振,最后只能拉开阵势,要和吴三桂决战。

而吴三桂的明军和多尔衮的清军,在辽东正面硬刚多年,既有刀光剑影地厮杀,也有战略战术的积累。还有一点,牛金星并没有按照李自成原来的计划,及时出兵来救援,这让被清兵冲杀得措手不及的农民军,彻底失去了缓和与对抗的机会。

1644年4月中旬,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这一年仅年号就有三个: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清顺治元年。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这三支被后来史学家称为“东亚大陆上最强的三支军队”,竟然破天荒的云集到了长城东端的要地--山海关。

他们之间的厮杀,是那个时代,东亚大陆上最激烈的战斗。这一战,也直接决定了日后数百年的中国及至东亚历史格局。

胜利,最终只属于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