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后赵皇帝石勒跟项羽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

很多人都不了解后赵皇帝石勒的事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一、一个民族兄弟从佃户到奴隶

在两晋及两晋以前,在上党(今长治)地区活跃着一支酷似欧洲人的少数民族——羯族。

羯族乃是匈奴的分支,据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记载:“羯族人高鼻深目多须,是入塞匈奴十九种中羌渠种的后裔,散居在上党郡,羯人汉化较浅;不识文字,姓用汉姓,名仍用本族名。”

两晋之际的羯族,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就是武乡石勒。

石勒长得“状貌奇异”,不仅脸蛋像欧洲人,身材也有欧洲人种的特点,《晋书》中记载:“(石勒)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其实石勒并非其原名,其本名叫周匐勒。周家世代是羯族部落的小帅,但石勒的父亲周曷硃虽然有小帅的头衔,部属们却不服他管,他们真正信服的是石勒,到后来周曷硃干脆就将自己的事情交给石勒代管。

羯族人的所谓小帅并不是公务员编制,算不上干部,最多相当于汉族的村长,同属贫下中农,加之羯族人的地位不高,他们普遍靠给汉人打工维持生计。石勒稍大后也为两家汉人耕田打工,由于工作勤快,又长得一副英雄样,两家汉人对石勒都不错。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石勒也许会和成千上万的羯族人一样,一辈子成为汉人的佃户。可是,时势造英雄,历史决定了石勒的不平凡。

晋帝国被“八王之乱”搅得乱七八糟,普天之下再无宁土,人祸伴随天灾,并州地区饥荒遍地,打工的羯族人大多被汉人辞退,无业的羯人急剧增加。羯人在本地没有活路,便集体外出逃荒。

石勒因为干活利索,因此没有被辞退,但他并非安分之人,看族人都在外逃,也想到外面去闯闯世界,于是,他加入了逃荒队伍。羯人的逃荒路线,是千百年来在山西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走西口路线。

那时候的走西口,一路往北便愈加荒凉,石勒是机灵人,见一路越走越穷,到了雁门关便又脱离大队回到家乡,依然回老东家打工。

石勒想过宁静的生活,可是环境却不允许。

此时,晋帝国的财政已经枯竭到了极点,在富庶江东地区的各级政府还可勉强支撑,但贫瘠的北方地区,各地方政府已经无法通过税收增加财政。于是,晋朝地方官员开始了贩卖人口的勾当,少数民族便首当其冲。

官兵到羯人村寨四处抓人,石勒本人多亏了东家的藏匿才得以幸免。看到在家乡无法待下去,石勒只得第二次外逃。

羯人的外貌和汉人差别太大,石勒终于被官军抓到,他被卖到山东茌平县,给一家名叫师欢的地主做奴隶。师欢用了石勒一段时间,发现石勒与其他奴隶不同,很短时间便在众奴隶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这让师欢警惕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师欢看出石勒具有高出常人的领导才干。

师欢是一位成功的领导,为了保证自己在奴隶中的绝对权威,他干脆将石勒释放。这样,师欢自己虽然损失了一个奴隶,但可以在其他奴隶身上得到补偿,若继续让石勒待下去,自己约束不了这些奴隶,反而得不偿失。而且恢复石勒的自由,也算有恩于石勒,师欢是一箭双雕。

从此,石勒的生活发生转折。二、从奴隶到皇帝

师欢的邻居,是一个游牧部落的小帅,名叫汲桑。做为游牧部落,汲桑少不了马匹,而石勒却正好有相马的技术,二人兴趣相投,便经常谈论马经,石勒成了自由人之后便在汲桑这里住下,为之相马。

一段时间过后,石勒又不安分现在的平淡日子了,便带了八个兄弟干起了骑马打劫的勾当,居然干的不错,业务一路看好,之后又有十个兄弟加入,江湖号称“十八骑”。

汲桑做为牧人首领,见过很多世面。石勒对见过世面的汲桑很是佩服,而且知道自己这十八个人在外面混,也需要有一个后方,便将打劫来的很多好东西都送给了汲桑,如此一来,二人的感情发展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这时,匈奴单于刘渊开始称汉王,意味着要问鼎中原。

天下已然大乱。

成都王司马颖被河间王司马颙废了之后,司马颖的部将公师籓在并州起兵,打着中央军旗号到处招人。汲桑也想在此乱世干出些名堂,便率领属下数百余骑,带着石勒投奔公师籓,正式改石勒的原名周匐勒为“石勒”。

有汲桑的照顾,加上作战有勇有谋,石勒很快便被公师籓提拔为先锋官。

石勒担任先锋官的第一仗是为了达成救司马颖的任务而进攻邺城,没想遭到阻击吃了败仗,公师籓阵亡,数万大军群龙无首,顷刻瓦解。汲桑带着他的原班人马又回到了家乡荏平。

回到家乡的汲桑和石勒不断招兵买马,队伍很快壮大,结果引来晋军围剿,他们先胜后败,最终,汲桑和石勒两人被打散。

石勒投到了匈奴单于,汉王刘渊麾下。

有了刘渊的平台,石勒天才的军事才华得以发挥,他为刘渊东征西讨,攻城拔寨的同时,不断扩充本部兵力,由初始的3万人扩充到8万乃至10万人,先后攻克邺城,顿丘,汲郡(今河南汲县),巨鹿、常山。

石勒由于战功被刘渊授予安东将军,并有开府之权。开府权意味着石勒不再是仅仅拥有军事指挥权的将军,而是集行政和军事大权于一身的诸侯,这成为石勒今后立国的基础。

石勒自己是粗人,却知道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他一路攻城略地,每到一处,便留意招揽当地的名士谋臣。乱世之中,但凡稍有些野心而升迁无望的人,谁都不愿意放过机会。一时间,石勒军中“(遍)集衣冠人物”,奴隶出身的石勒便在军中成立了一个“君子营”,以自比张子房的张宾为谋主。

石勒以常山为根据地,派出三路人马分别占领中山(今河北定县)、博陵(今河北安平)和高阳,又招降数万,他的军力达到近20万。

刘渊死后,石勒一边为后任刘聪征战,一边为自己的江山做准备,“盖欲有雄据江汉之志”。石勒曾一度要渡江南下,由于受制于天气、粮草和江东司马睿的强力阻击而被迫放弃。

石勒放弃南下江南的战略,便一心一意经营中原,他在中原横冲直闯,破了司马越20余万晋军主力,将中原晋军主力全部歼灭,又灭了幽州刺史王浚,之后再灭并州刺史,东晋名将刘琨。

东晋太兴二年,即公元319年,拥有二十四郡、二十九万户人口的石勒在襄国(今邢台)称帝,自称赵国。史称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