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崇祯苦苦求大臣和亲戚借钱 崇祯究竟是怎么缺钱的

对崇祯缺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祯皇帝真的是悲催,他一当上皇帝就差钱。怎么个差法呢?

一,替先皇修陵墓都差钱

崇祯皇帝的位子是他的哥哥朱由校年纪轻轻死了后没有儿子,才把皇帝位给了弟弟朱由检的,也就是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当然非常感谢哥哥。所以崇祯皇帝一定要把哥哥明熹宗的陵墓修高大威猛一些。但是,崇祯皇帝碰上了难题——差钱。

明朝的帝王陵墓一般的费用在200万两以上。崇祯皇帝拔出的钱只能给50万两。50万两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崇祯皇帝没有办法。国库里面就是这个样子!

怎么办呢?先修要紧的部分玄宫——入土为安嘛,然后有钱再修其他的。二,崇祯皇帝想到的办法就是大小官吏捐款,向各州县加派,继续开纳事例银,加盐税……这些钱到位后,才把德陵建成了。这是崇祯皇帝的办法,向官吏和百姓摊派。但是,这不能从制度上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于是有个叫李进的小官提出来了一个办法叫"搜括臣宰助饷"。崇祯九年,李进提出了这项相当合理的办法,然而却遭了大学士们——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还没有实施,就胎死腹中了。大臣钱士升首先对李进提出的搜括之议激烈抨击。

李进的办法就是让富裕的大臣们出血,把钱收集起来当作军饷,去剿除"流寇"。崇祯皇帝觉得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行起来有难度。所以就没有采纳这一项建议。崇祯皇帝失去了一次机会,后来的政府越来越差钱国事一日不如一日了。

“四月,武生李琎奏致治在足国,请搜括臣宰助饷。明朝官员在朱元璋之后到底有没有钱呢?有而且多。

三,求国丈人出钱,做给榜样,但是,皇帝要不来钱

崇祯皇帝的老丈人有钱,但是夹着不拿出来救国家之急。崇祯皇帝要自己的老丈人,周皇后的父亲周奎给大家做个榜样。结果,皇丈是挤了几滴水一样出了点钱。把皇帝女婿的热情浇灭了。皇帝派让皇后之父周奎"宜为戚臣首倡",要他当个榜样,周奎也是个铁公鸡说没有呀。而实际上周奎是"密启求助于"女儿周皇后求情于皇帝,周皇后以五千两私房钱给铁公鸡父亲周奎捐给皇帝。周奎却"匿中宫所畀二千两,仅输三千两"。周奎呑了二千,只捐了三千。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太监徐高是奉旨劝谕,希望他带个头,"泣谕再三,辞益坚"。徐高"怫然起曰:"皇亲如此,国事去矣,多金何为?"

是呀,国都没有了,还有家吗?后来让刘宗敏榨出来了!。周奎见实在推辞不过,方才答应捐万两,皇帝非常失望,结果闹得不欢而散。周奎无银可捐吗?不是,是不愿意。李自成起义军进入北京后搞“追赃助饷”,他被搞出的现银有五十二万两,奇珍数十万。

太监中除了曹化淳、王永祚等少数人,捐银在三五万两左右,大多数太监都是不肯捐出。为了表示自己没钱,许多人故意卖房子,摆地摊卖东西,以此推卸出钱的催逼。

太监王之心“富甲诸珰,上面谕之,仅献万金"。后来他被起义军追赃助饷时,被追出银子十五万两,"金玉珠宝满屋都是。文武百官的捐助,皆不过银两几百几十而已。杯水车薪,如何能发军饷,又怎么能打仗?

四崇祯皇帝为了从他们身上榨出银子,搞摊派先从衙门开始

每衙门限助若干,后改令按官吏的籍贯分省捐。浙江六千,山东四千……但是无论哪一个办法,效果都不大。最后,摊派给老百姓来出。

崇祯皇帝得到捐助的银两总数是二十万。崇祯十七年三月八日,皇帝问户部左侍郎吴履中"帑金儿何?"回答是:"八万"。国库有这么一点银子。朱由检为了应付这个局面,从这年的二月中旬,他就下令百官、勋戚和太监捐出一些私有银两,以解燃眉之急。当时规定以捐三万两银子为上等,很少有人愿意捐献。

崇祯皇帝整钱不久汉武帝办法多,效果微小。

五,崇祯皇帝自己又有没有钱呢?

公平地评判起来,崇祯皇帝还是有钱。这从后来李自成离开北京的时候发现的。皇库扃钥如故,其“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这真是讽刺,崇祯皇帝死了,人家用了345两银子把他和皇后下葬了。他却有这么多银子藏着。皇帝究竟不愧是最大的富家,这样的积余,如果早点为天下着想,施发出来助赈、助饷,也不至于闹出悲剧来了。

崇祯皇帝藏富于官吏之家,他又怎么狠得起心肠用暴力拿回来。他是否早就明白,他可以不收拾这些为富不仁的官吏,总会有人来收拾他们?

也许崇祯皇帝看出来了,这个朝廷维持不了多久就会散,自然会有人来收拾他们。崇祯皇帝经历了李自成的攻击,这些大臣已经不来朝廷了。到处人心惶惶,不开终日,崇祯皇帝又怎么去抄他们都家。

连自己的老丈人都不出钱,去抄他的家吗?显然不合适。再说,崇祯皇帝已经没有时间了。他还得靠这些蛀虫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