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上位几个月就结束了安史之乱 唐代宗是怎么办到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代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皇帝从来不会相信什么臣子的忠心,因为在皇帝看来:在没有权力制约的前提下,臣子的忠心要是能靠得住,那真是母猪也能上树了。

虽然这样说会伤了许多忠臣的心;更会让许多卫道之士觉得没有天理了,但是皇帝真是这样想的。

鲁炅、来瑱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一个被皇帝逼得自杀了,一个被皇帝命令自杀了。

当然了,郭子仪忠心可表天地,大唐皇帝一直都像防贼一样防着他。

李光弼忠心可表天地,硬让皇帝猜忌得一步步走上邪路,最后在绝望中死了。

仆固怀恩为了大唐帝国,一门死了46人,但是终于还是在皇帝的猜忌下,一步步走上不归路。

更主要的是,随便拉出一个人也知道,大太监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就是奸臣,但是皇帝就是信任这些,更听信这些人的谗言一再迫害忠于大唐帝国的忠臣良将。

面对这种事实,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就是把他们脸谱化。总而言之,昏君、奸臣、忠良、叛臣……

而实际上呢,权力博弈永远是虾大吃鱼、鱼大吃虾。

皇帝权力大了,自然可以拥有一言九鼎的威势;军人枪杆子硬了,自然可以指挥皇帝;行政大佬的权力大了,一样可以指挥皇帝,甚至而言,家奴一样的太监权力太大,都会让皇帝缺乏安全感。

皇帝的优势,就是他坐在整个权力结构的交汇处,可以更轻易地实现借力打力,还可以建立各种对自己有利的权力格局。失去这种背景,什么臣子的忠心,都可以忽略不计的!

失去了制约,就算臣子愿意忠于皇帝,天下人也不不同意啊。

总而言之,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你一定要勉为其难上位的;甚至而言,皇帝也会哭着喊着要退位让贤;关键是,老天爷也会一再发出各种暗示。

千言万语一句话,你不赶紧上位,就天理不容了。

更有甚者,皇帝昏庸无道,弄得天下人都苦不堪言,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我只以替天行道,把他灭掉!

传统历史因为是作为政治宣传存在的,所以他在写晚唐这段历史时,难免会有意无意地表达一种观念,那就是皇帝把各种不忠于帝国的将领清理出局,让忠于帝国的将领控制军队,藩镇之乱就消失了。

这种观点,其实是标准的童话故事。因为这显然是把历史说成了好人、坏人争斗的故事。

至少,大唐皇帝是从来不相信这一套的。

在大唐皇帝眼中,如果不好好制约郭子仪、李光弼,他们与安禄山、史思明不会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在收复长安、洛阳后,大唐帝国围剿叛军的工作,就开始一波三折、一挫再挫,主要原因就是皇帝处处要制约前方统帅。

皇帝不是让太监居中指挥,就是让众多自成系统的军区联合作战,或是让两个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的统帅共同管理军队,就这种玩法,大唐帝国虽然拥有实力上的绝对优势,也一时无法打败叛军。

面对皇帝这种所作所为,史书绝不会从现实的角度去解释,因为从现实的角度去解释,虽然会让人们更明白皇帝的苦衷,却会让皇权的神圣性消失殆尽。

为了皇权的神圣性,就只能丑化皇帝了,总而言之,晚唐皇帝一个比一个傻X,就是唐宪宗稍微聪明点,但是也一门心思的信任、重用太监,最后还让太监弄死了。这样一写,自然会让我们对皇权油然而生一种神秘感,否则,皇帝一个比一个傻X,还能让无数人跪拜在他们脚下,而且能让帝国续命一百多年,这作何解呢?

其实呢,如果皇帝真是一个比一个傻X,帝国早灭亡几十回了!

所以皇权衰弱的时代,尧舜禹的禅让、商汤周武的革命思想那是满世界知飞,至于进入工商业时代,什么轮流坐庄、几年一换首脑的歪理邪说,更是满世界乱飞。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算什么呢?如果皇帝愿意听话,就会变成吉祥物存在;如果皇帝不听话,当时就把关进监狱,甚至直接就拉上了断头台,甚至是把他们全家都赶上刑场!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从史思明之乱说起。

史思明叛乱之后,大唐皇帝的主要工作重点,从来没有放在平定史思明之乱上。因为皇帝知道,只要经济、政治、军事改革成功,区区个史思明,随便伸出一个胳膊也能灭了它;如果经济、政治、军事改革不能成功,就算把史思明灭了,李思明、郭思明、田思明也会出现。

所以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唐帝国的军事改革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总而言之,不断分割军区,让帝国的军区越来越多,让太监系统在军队内的发言权越来越大。

当然了,行政、经济改革也在继续深化,于是太监系统在帝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经济主管在帝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一通折腾下来,大唐帝国围剿史思明叛乱的时机,自然是越来越成熟了。所以,代宗上位后几个月,就可以摘取这个胜利的果实了!

如果唐代宗摘取这个胜利果实后,大唐帝国还能实现真正的中兴,那唐代宗上位几个月,就一举平定安史之乱的成绩,肯定能让后世读史者惊为天人。

因为唐肃宗折腾了许多年都搞不定的事,唐代宗上台几个月,就搞定了。这叫什么事呢?人与人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其实呢,任何一个帝国的成就,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绝不是某个人神功无敌的结果。代宗上位几个月,就可以结束安史之乱,主要是在为他老爸把基础夯实了,就等他做最后的临门一脚了。

在说到平定安史之乱时,史书常常会强调回纥军队的价值。

其实呢,第二次收复洛阳城时,回纥军队参与的价值,在我看来,主要还是政治外交上的价值。

借回纥军队,并不是因为回纥军队神功无敌。如果回纥军队真的神功无敌,为什么要和大唐政府合作呢?直接趁火打劫,吊打中原王朝好了!

如果回纥军队真的这样牛,后来仆固怀恩造反,最差也可以复制吴三桂的成功;玩好了,还有机会复制石敬瑭的成功;再玩好了,更有机会复制李渊的成功。

我是说,仆固怀恩向回纥借兵,直接攻克长安、刺穿中原、江淮,天下还哪有李唐皇帝的事呢?问题是,回纥与大唐皇帝合作,自然可以表现出这种神功,与仆固怀恩合作,自然是一筹莫展了。

关键是,回纥军队真的这样牛,在玄宗时代,怎么从来也没有吊打过大唐帝国?相反,还一直处处受制于大唐帝国呢?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背景,自然就会知道,大唐帝国向回纥借兵,绝不是简单的因为回纥军队神功无敌。

史思明一伙也曾试图联合回纥人推翻大唐帝国;关键是,回纥人也一度计划与史思明一伙合作。但是在关键时候,回纥人终于发现,最佳的合作对象依然是大唐帝国,因为与大唐帝国合作,投入少、见效快。

如果与史思明一伙合作,投入会很多,而见效会非常遥远,甚至可能血本无归。因为史思明一伙与回纥合作时,显然不可能让回纥相信,他们能很快推翻大唐帝国,建立一个能与回纥拥有稳定合作关系的中央政府。

史思明一伙都不能让回纥人相信这一点,其他人更不用说。如果他们不能让回纥相信这一点,回纥人跟他们合作,利益在什么地方?第一、会与大唐成为死敌。第二、啥具体利益也见不到。第三、在回纥、吐蕃、大唐三方博弈的背景下,回纥人与大唐成为死敌,帮助一个根本看不到前途的力量,图啥呢?

总的来说,回纥人的实力其实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只能与大唐帝国合作,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如果他们实力真的非常强大,就会考虑和石敬瑭、吴三桂之类的人合作了。

对大唐帝国而言,借回纥军队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防止政府军尾大不掉。因为有国际友军的加盟,不用给前方将帅太集中的权力。

第二、还可以给前线的政府军一个威慑。因为你想造大唐国的反,先得想办法把前线的回纥军队摆平。

回纥人与大唐中央政府合作,马上就可赚得盆满钵满的回国;与某个前方的军方大佬合作,想获取利益,恐怕等到牛年马年也看不到,关键是,最大概率是付出巨大的代价,最后血本无归。

回纥军队相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相对于某个军区来说,它实在太强大了。因为千万不要小看几千精锐的骑兵,一个具体的军区,能供养起的精锐骑兵,恐怕也就这么多。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不用担心前线的政府军失控。毕竟对回纥人而言,大唐中央政府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与史思明一伙合作,他们都感觉看不到具体的利益,与前方的某个军方大佬合作就更不用多说了。

这次大举反攻叛军,依然是标准的摧枯拉朽。

很快,史朝义全家被田承嗣押送到了大唐中央政府;史朝义的人头也很快被李怀仙送到了大唐中央政府。

战争进行到此时,很快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政府军需要不需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呢?

此时,大唐帝国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自然是穷追猛打,让叛军接受无条件的改编。

中策,就是战争到此时结束,用政治手段分割叛军,然后派政治委员(文官、太监)进入被改编的叛军辖区。

下策,就是分割叛军,承认河北地区的军事自治。

哪种方法好呢?

简单的看,自然是上策好。问题是,如果前方统帅希望养寇自重,上策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

因为军人力量已崛起了,而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谁也懂得,只要有得选择,军人集团自然会想办法留下一些兔子和鸟的。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强行驱赶军队平叛,大家肯定也是出工不出力。最后还是没有结果。

表面上这是因为仆固怀恩的私心杂念造成,其实是因为军方的共同利益造成。事实上,在当时背景下,让谁当前敌统帅,也难以改变这种事实。就算前方统帅真有心帮助皇帝把叛军彻底剿灭,也会因此前方将士们关键时候掉链子而失败。

按童话的史观,皇帝把坏人都灭了,让好人上去,一切就改变了。

其实呢,如果环境就是产生不服的皇权的军方大佬,除掉张三会有李四,除掉李四会有赵六。

反过来呢?如果环境皇权容易制服军方大佬,军方大佬也得乖乖交出权力。最经典的就是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刘锜都很牛,但是赵构一样可以控制他们。

如果军人势力有机会控制。肃宗不能控制,代宗总能了吧;代宗不能,德宗总能了吧,德宗不能……

但实际上,谁也不能。

一切就如宦官政治如果只是某个皇帝造成的,这个皇帝这样玩,换个皇帝总会好点吧。

其实呢,在宦官政治格局下,换多少皇帝也是这样的。

当然了,就如在诸王政治格局下,换多少皇帝,也是这样玩的。

在地方势力巨大的背景下。皇帝所设计的格局,通常就是分封诸王,制约诸王的方法,就是多封诸王,多建诸侯少其力。

在晚唐时代,各地保留驻军,那是必须的。军人控制军队不可靠,诸王、豪门控制军队更不可靠。从某种意义上,分封藩镇是从前诸王坐镇地方的一种进步;所以削弱藩镇割据的时候,没有一个皇帝会开历史倒车选择分封诸王。

在当时背景下,一举摧毁河北割据不可行,那选择中策,我是说派大量政治委员进入河北地区,目前也不成熟。

因为政治委员大举进攻河北,如果没有强大的枪杆子支撑,这些政治委员,估计都不过是盘菜让叛军吃。因为大唐帝国当时的政治委员,最多的是太监,皇帝收复河北,就大举派这种人进入河北,叛军在对抗政府时,舆论制高点应该太容易把握了,关键是,政府军一副养寇自重的态度,结果还用多说吗?

面对这种事实,我们也不能怪军人集团不服气,如果当时资料足够丰富,而且我们经常看军人集团角度的资料,肯定会认为军人集团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皇帝一心要让邪恶变态的太监进入各大军区,这不是明着破坏帝国国防吗?广大爱国军人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一心抵制皇帝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对吗?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大唐皇帝自然只能选择下策。

那就是先有条件的接受河北叛军投降,承认河北军区自治的事实。但是,借机先把他分割成几个小军区。

战争进行到此时,如果不知道后来历史的人,肯定谁也无法相信,河北藩镇会困扰大唐国一百多年。

遥想当年,安禄山一人兼关东三大军区最高军政长官,要知道,大唐帝国关东地区只有三个军区。

后来,史思明时代虽然没有这样拉风了,但史思明只是河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山西、河南、山东众多军区,都是史思明无力染指的。

现在,河北地区被分割成四份,幽州、成德、魏博、相魏四大军区并立,而且还看不到他们有什么合拢的迹象,就凭他们这种实力,如果不知道后来的历史,有人敢说他们能与大唐帝国对抗一百多年,谁也难免会认为不可思议。

因为从哪个角度来说,大唐帝国在此基础上,随便玩点削藩的策略,也能把河北收归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但是很不幸,大唐皇帝对政府军的控制力太弱了,所以随后十多年的历史,大唐皇帝连政府军都摆不平,哪有机会削河北的藩呢?

事实上,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大唐帝与河北叛军一直相对平静。总而言之,大唐帝国承认河北军区的自治,河北军区也给守护好帝国东北大门。而且,河北几大军区这项工作干得一直不错,至少大唐帝国并没有因此受到契丹、奚族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