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朱高炽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以残疾之躯扭转治国模式,明朝由此走向强大

朱高炽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知秀网小编告诉你。

朱高炽是明朝非常具有故事性的一个皇帝,他体型肥胖,常被人嘲笑,但以区区万人就抵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围困;他智慧超群,精通儒学,但却被认为是靠儿子上位;他不畏流言,锐意改革,改变明朝治国模式,一举扭转前三朝政务之弊端;他励精图治、改革图强,在位身体十个月,就打下一个盛世的基础。

俗语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话在朱高炽身上得到完美的验证,他的爷爷朱元璋、父亲朱棣、弟弟朱高煦都是杀伐果断崇尚武力之人,但是朱高炽却从小崇尚儒学仁义为先。

朱元璋对他说,佛晓时分帮爷爷检阅一下部队,他溜达一圈回来了,告诉朱元璋士兵太辛苦,要让他们吃过早饭在检阅,朱元璋蓦然。

朱元璋又挑选一部分孙子看大臣的奏折,其余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皆侃侃而谈,挑了很多毛病,唯独朱高炽沉默不语,问起缘故,答曰都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他关心国家的大事,朱元璋赞赏。

不夸张的说,如果刨除身体的残疾,朱高炽在朱元璋所有的孙子辈里,也绝对属于领跑者之一。但是可惜,历史不接受如果,朱高炽就是一个因肥胖而致残的残疾人。

于是他成了众兄弟嘲讽的对象,成了朱棣手下的留守专业户,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证明了自己,“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率领1万老弱病残抗击李景隆的50万征缴大军,成功守住北平;建文帝朱允炆想要使用离间计,结果他看都不看把信转给了朱棣,让朱允炆亦是无可奈何。每每想到这,都不由得感叹,评价一个人能力高低,真的不能只看外表。

对朱高炽来说,真正的生死挑战始于朱棣称帝之时,原因有两个,第一,朱高煦勇猛好战,更符合朱棣的审美标准;第二,朱高煦曾经得到过朱棣一个不是承诺的承诺,“世子有疾,汝勤勉之”。

朱高炽有祖制支撑,朱高煦则有军功在身,两人的背后又分别占有文官和武官集团,本来朱元璋尸骨未寒,祖制的压制作用是很明显,奈何朱棣的态度偏向于朱高煦,两人一时之间斗的难分上下。

好在朱高炽崇尚儒学,解缙、杨士奇等人都是他的铁杆支持者,就连朱棣派来监视他的礼部郎胡濙暗也多次为他说好话,尤其是解缙那句“好圣孙”,成为打破储位之争平衡的关键。

以前流行一种说法,叫“仁者无敌”,用来形容朱高炽非常关键贴切,朱高炽在太子之位上坐的并不安稳,朱高煦依仗着朱棣的宠爱,不断发动攻击,但是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人跳出来为朱高煦辩解,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前途性命,所谓仁者无敌,不是你有多厉害,而是你的敌人最终都变成了朋友。

于是,在众人的策划下,朱高煦被强制就藩,朱高炽坐稳太子之位。

既然诸君位置已定,朱棣自然可以放心的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比如说打仗,这个在战争中出身的人,注定离不开战争,他在位期间,五次出兵讨伐蒙古,每次都选择御驾亲征;比如说迁都,几乎是从登基之日起,他就谋划着迁都北京,为此不惜与群臣反目。

既然朱棣很忙,自然朱高炽就要多劳动,于是在做太子期间一共六次进行了六次长时间的监国,这六次监国短则4个月,长则近4年,合起来竟达9年8个月的时间,以至于后来除了重大人事调整,朱棣都让朱高炽全权负责。

所谓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朱高炽虽然比一般太子劳累,但是积累的经验也远不是一般能比的,他在这接近10年的监国时间内,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执政理念,培养了自己的辅政班子。因此,永乐二十二年,朱棣于第五次亲征途中去世后,朱高炽立刻实施了自己的政治想法。

比如说,立刻停止郑和的下西洋活动,立刻停止从云南、安南等地采购珍珠宝石,为解缙、方孝孺等人平反昭雪,赦免建文旧臣及其家属,停止北伐行动,释放夏原吉,启用吴中等等,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所有的这些事几乎都是朱棣极力推动的,是的朱高炽的执政是从纠正朱棣的错误开始的。

再进一步分析,朱高炽所纠正或者所反对的不仅仅是朱棣推动的这些事,而是他的执政理念,一种武力至上、血性镇压的执政理念,朱棣的理念虽然见效快,但在朱高炽看来,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很难长久,想要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仁政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反对穷兵黩武,反对自我标榜的政绩工程,转而将精力投向赈济灾民,收拢流民,为此他训斥以走流程为由延迟发放救济粮的官员,鼓励流民返回原籍并免除所欠税收,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自明朝建国以来,普通百姓第一次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养生息。

事实也证明,只要不瞎折腾,百姓的创造力是很强的。永乐时期,由于大兴土木建设、频繁发动战争造成的国库空虚、流民四起等问题,在朱高炽执政的短短数月就得到了根本控制,按照这个势头,如果再给朱高炽十几二十年,说不定他会带给明朝一个空前盛世。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遗憾,上天给了朱高炽一颗仁义的心和一个治理国家的头脑,却只给了他10个月的执政时间,但是即便只有这十个月,他还是成功的把明朝的治国理念从武力治国拉回了以德治国,为“仁宣之治”打下了重要基础,或者说拉开了“仁宣之治”的序章。

历史就是这样,有的人生命很短暂,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有的人生命很长,但是很快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人想起。这就是历史,大浪淘沙,生命的长短从来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