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吴汉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

建武二十年(44年),因病去世后谥号忠侯,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进行。

吴汉血洗巴蜀

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十月,隗纯迫降,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宣告结束。平定陇西后,公孙述割据的巴蜀便成为刘秀统一大业的最后一个障碍。公孙述称帝巴蜀十余年,可谓根深叶茂,麾下云集了很多反汉死士。平定巴蜀之战打得非常艰难,刘秀多次招降,公孙述抗拒到底,“终无降意”,来歙、岑彭两员汉室上将先后被暗杀。受挫之后,刘秀起用吴汉接任前敌总指挥,统领全军。

吴汉乃东汉开国名将,勇猛多谋,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军纪败坏也备受诟病,“拉朽摧枯功盖世,可令纵掠损威名”。吴汉接手后打得也不顺利,一度被公孙述打得大败,掉到河里几乎淹死,最后揪住马尾巴才逃上岸。公元36年11月,重整兵马后,吴汉军粮仅剩七天,而成都城内也已仓尽粮绝,公孙述急于消灭吴汉,于是迷信卦辞“虏死城下”,亲自出城冲锋陷阵。

11月18日,公孙述被吴汉手下刺成重伤,左右拼死将其救入城内。公孙述当夜绝气之前,把军政托付给手下大将延岑。然而翌日凌晨,延岑决定举城投降。吴汉于是率军占领成都,“安抚吏民”,但三日后突然变脸,族灭公孙述、延岑家族,“放兵大掠,焚述宫室”,生灵为之涂炭。刘秀闻知龙颜大怒,下诏责备:“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于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

但是,刘秀虽然严加谴责,但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压根就没有惩罚吴汉的意思,甚至为了照顾吴汉面子,连批评的诏书也是下给吴汉副手刘尚。战后不久,吴汉“浮江而下,到达宛城,奉诏令祭祖”,衣锦还乡风光无限。那么,刘秀为什么只谴责而不惩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以刘秀多年征战经验来看,吴汉这样做似乎有不得已的“苦衷”,说不定刘秀内心也支持吴汉这样做。

经过旷日持久大战,吴汉接收的成都已是一座仓尽粮绝的“难民城”。巴蜀一代名将延岑,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受主公之托却拱手献城,恐怕只有一种可能:粮尽兵疲,大军已然带不动了。在延岑看来,吴汉接手成都后定然无法破解困局,数十万嗷嗷待哺的老百姓迟早生变,一旦有变,就是东山再起好机会。吴汉占领成都后,很快也嗅到了危险,于是先下手为强,族灭了公孙述、延岑家族,并纵容手下大掠,以绝后患。

吴汉屠城让其背负了“屠伯”的恶名,成为其一生的污点,但此举重创了巴蜀反汉势力。六年后,蜀地再反,吴汉再次受命平蜀,“诛其渠帅二百余人,徙其党与数百家于南郡﹑长沙而还”。至此,东汉在巴蜀统治才稳定下来,可怜数万老百姓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然而一个半世纪后,治理巴蜀的诸葛亮却对吴汉评价很高: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