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邈听说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会大呼蜀国有救矣?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听说孔明去世,他大呼:“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据《华阳国志·卷十》记载,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后主刘禅“披麻戴孝”,为诸葛亮哀悼三天。当时整个蜀汉,上到皇帝刘禅,下至平头老百姓,无论你是掌权的(如蒋琬、费祎),还是被贬的(如李严),都沉浸在失去丞相诸葛亮的悲伤中。然而,蜀汉却有这么一个官员,吃着国家的俸禄,却发出了不 “和谐”的声音。他就是李邈,向刘禅上疏: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这封奏折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李邈把诸葛亮比作吕禄、霍禹之类的权臣。他认为诸葛亮独揽大权,对皇帝来说,是一个“潜在”的祸患,他对此感到担忧。现在好了,诸葛亮已经病逝,宗庙社稷得以保全,对外战事可以暂时停止,所有人也为此庆祝。这封奏折,通俗点讲,就是李邈听说诸葛亮去世后,大呼:“权臣诸葛亮终于死了,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
后主刘禅看完之后,对此十分气愤,将李邈关进牢狱,在三司会审后,将其诛杀(后主怒,下狱诛之)。
这李邈不是第一次诋毁上级,早在公元214年,他曾指责刚刚入主益州的刘备。公元214年,刘备与刘璋闹翻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战斗,终于夺取益州,自领益州牧。刘备大封文武大臣,其中任命李邈为益州从事。
在正旦期间(俗称春节),志得意满的益州牧刘备大摆宴席,和众位官员庆贺新的一年。官职低下的李邈一般是见不到益州主人刘备的,他也没机会指责刘备。而在这一次宴席上,李邈和刘备面对面,在一起喝酒。李邈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估计是喝醉酒了,仗着胆子谴责刘备道:“前益州牧刘璋觉得将军您是刘氏宗室,信任你,于是邀请你前来抵御汉中张鲁,结果敌人张鲁还在,而刘璋却被灭,我个人意见,认为将军鸠占鹊巢,夺取益州,这件事做得不地道。”
刘备问:“那么你知道我做的不地道,那你为何不帮助刘璋打我啊(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李邈回答说:“不是不敢帮助刘璋,而是我没那本事(匪不敢也,力不足耳)。”刘备听完后,怒发冲冠,想要斩杀李邈。当时如果不是军师诸葛亮为李邈求情,李邈在那时候就一命呜呼了。
李邈曾劝说诸葛亮赦免马谡,失宠于诸葛亮。
刘备想要杀李邈,而诸葛亮为其求情,算是李邈的救命恩人。李邈应该对诸葛亮感恩戴德,顺从诸葛亮。诸葛亮也提拔自己救下的李邈,让他担任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公元228年,李邈跟随丞相诸葛亮,讨伐曹魏。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也是规模很大的一次,进展也顺利。可是由于马谡在山上安营扎寨,被张郃打败,自己也畏罪而逃。
诸葛亮在擒获马谡后,按照军法,准备将其斩首。这时,不开眼的李邈跑过来劝说诸葛亮道:“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他把诸葛亮比作杀掉楚国大臣子玉(成得臣)的楚成王。诸葛亮听了,非常不高兴,把李邈赶回益州,不再重用。
本质上,李邈是益州本土人士,从内心反对诸葛亮伐魏。
蜀汉位于西南,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国力连东吴也比不上,和占据富饶的中原相比,那相差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对于诸葛亮多次伐魏,只有那些荆州人士(魏延、马谡),还有降将们比较热衷(如姜维、王平),至于益州本土人士(李严、谯周),就没有那么高的热情了。他们认为恢复不恢复汉室江山,无所谓,能保境安民,在益州有吃有穿就行了。
李邈,字汉南,广汉郪县(今四川三台县)人,他是益州本土派系的人物。他还有三个兄弟,人称“李氏三龙”,分别是李朝、李邵、早亡的弟弟。对于伐魏之事,在诸葛亮活着时,李邈不敢多说什么,怕诸葛亮处罚他。现在,诸葛亮病逝,李邈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他有点飘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才说出了“诸葛亮病逝,这是苍天有眼,蜀汉有救了”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