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为何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呢?

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一定是那些懂得感恩、为人忠厚、诚善、心地善良的人。古人在这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

当然,历史从来不缺少“例外”。孙权,就因为在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帝,而“无视”让位给自己的兄长孙策,常常为人诟病。孙权真的无视孙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吗?

东汉末年,朝政飘摇跌宕,起义大火蔓延。各路豪杰纷纷崭露头角,赤膊上阵。陷入泥潭的东汉政局更是失序混乱。在茫茫的起义横流中,人才辈出的江东涌现出一支气势不凡的队伍。它的首领不是朝廷命官,也不是名门贵族。作为渔夫的后代,他让历史为之一振。

他就是孙坚,孙策和孙权的父亲。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已近而立之年的孙坚,在各地起义的火光中热血沸腾。惨淡的生活与辉煌的人生,往往差的就是一把烈火。孙坚辞别桑梓,放下年幼的孙策和孙权,率领千余人起兵。

当时,孙策九岁,孙权两岁。两个少不经事的孩子眼巴巴看着父亲远走他乡。

有什么样的老爸,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子。虽然父亲不在身边,但十多岁的孙策就开始结交当地豪杰,行侠仗义,很有男子汉的剑胆雄心。同龄人周瑜就被孙策的少年意气所折服,两人成为好朋友。当地不少能人志士也对孙策竖起拇指。中平六年(189),孙坚讨伐背叛东汉朝廷的董卓,成败难料。这时候周瑜劝说孙策要保证安全,以防不测。孙策带着母亲、弟弟等搬迁到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孙策这么一走,江淮一带的不少名士也跟随孙策同行。

初平二年(191),孙坚在荆州遭到刘表部下的伏击,中箭而亡。此时,孙策十七岁,孙权刚刚十岁。没有了父亲的日子,对一个家庭而言,犹如屋顶倒塌。然而,孙策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他有了自己的势力,还将弟弟孙权教得不错。为父亲守孝结束后,孙策举家迁居江都。

尽管历史不会把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放在眼里。而在江都,孙策鼓足勇气再出发。他找到袁术索要父亲的旧部(作为曾经的盟友,孙坚死后,袁术兼并了他的部队)。对待昔日盟友的儿子,袁术并没有三国豪杰的侠骨义胆。他与孙策分分合合,火花不断。用心干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六七年之后,孙策在江东已经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打虎亲兄弟,在孙策的教育扶持下,孙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帮手。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这是一股可以搅动三国气候的力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建安五年(200),孙策在丹徒山遇刺,生命垂危。那年,孙策二十六岁,孙权十九岁,而孙策唯一的儿子孙绍,当时正在蹒跚学步。儿子太小,无论如何都立不起来。

孙策只有把未竟的事业交给弟弟孙权。好在有头脑、有胆识,也有民心。历史横流,浩浩汤汤。不久,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江东彻底成为孙权的主阵地。孙权称帝以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并为他立庙供奉;封侄子孙绍为上虞侯。但对于孙权的这个追封,历史有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孙权不给哥哥孙策封帝、不给侄子孙绍封王,这是典型的不仁不义,因为,孙权的地位事业来源于哥哥孙策。

如果说孙权忘恩负义,寡情薄意,那他不可能封哥哥为王、封侄子为侯。他未封孙策为皇帝,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维护当下的统治,毕竟已经封父亲为帝,若再封兄长为帝,封侄子孙绍为王,不但礼仪上也讲不通,还会给日后造成混乱。

孙权有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亮等七个儿子,有人多次提议他册立亲儿子为王,孙权全部拒绝。对自己的亲生儿如此,自然不能说孙权不封侄子就是忘恩负义。

成长离不开骨肉相亲。孙坚早年离家,孙策犹如父亲一般呵护弟弟。创业少不了兄弟打拼。孙策征战杀伐,孙权犹如影子一般跟随哥哥。成就帝业,孙权站在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的肩膀上。正如辛弃疾说的那样“生子如当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