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孔子的思想不受重视呢?

说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牛”,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对咱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之一。他被古代历朝历代尊为万世之师,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可是,就是这么牛的一个人,当时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一辈子仕途失意,他的政治思想影响了之后两千多年,却在当时被弃之如敝履,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孔子颠沛流离的仕途

首先要肯定,孔子是一个非常博学和有政治追求的人。出身贵族的他虽然从小家道中落,生活非常困难,但他非常努力好学,到20岁左右的时候学有所成,被誉为“博学好礼”。

古代士人强调“学位优则仕”,孔子也不例外,虽然他在教育行业拥有突出业绩,但从政一直是他不懈的追求。从20岁起,他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的小吏,做过客卿家臣,也做过政治顾问,终于在51岁的时候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因为政绩比较突出,很快就升了官,当上鲁国的司空(类似于如今的建设部长),又因为做得好,升官做大司寇(类似于如今的公检法最高长官),这还不算完,孔子在五十六岁的时候,还成为了鲁国的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

这里单从纸面上来看,孔子的政治履历貌似很牛。但除了50多岁在鲁国那几年的昙花一现,其余几十年的时间里,孔子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处境。他带着弟子奔走各国,先后向70多个国君和权臣“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大展身手。但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处处碰壁,始终不得志。即便是在鲁国政治生涯高光的那几年,也很快因为其它国家的离间计下岗了。

孔子仕途失意带来的教训

我们知道,虽然孔子仕途不顺,但他的政治才干是不容置疑的,这从他在鲁国执政的那几年就能体现出来。我们还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权臣,都是求贤若渴的。千金买骨的典故,就是出于那一时代。

用现代的话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既是国君权臣们创业分蛋糕的黄金期,也是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风口,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哪怕像百里奚这样曾是奴隶乞丐,也有可能搏出个锦绣前程。那孔子这么有才干,为什么到处碰壁呢?除了读书人的清高自傲以外,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他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无法满足诸侯的真实需求。简言之,不切实际。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的“仁政”是恢复“周礼”,但诸侯正是周礼的破坏者,他们的真实需求是“霸道”,他们不要“成仁”,而要“称霸”。所以纵横家、法家在当时更为吃香。再用现代营销的术语来说,孔子这个乙方无法满足甲方客户的真实需求,就注定了他们的合作不会长久。所以说映射到现在,我们出去求职也好,谈客户拉投资推销产品也好,想要干成大事,就必须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以为对方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远比高大上的泛泛而谈更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