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北伐一共打了五次都没有赢过 诸葛亮真的没有军事能力吗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历史上的诸葛亮五次北伐,真的没打过胜仗,没有军事能力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今天看到有人说,“诸葛亮历史上带兵没赢过”“魏延强于诸葛”的言论。
说实话但凡是看过一点史书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话啊。
而且,相信魏延的午谷之计谋能实现的不是意淫,就是游戏玩多了。(以后写文章分析一下子午谷吧。)
且不说诸葛亮的带兵打仗能力远高于魏延,同时代在治军打仗中,能出其左右者也屈指可数,毕竟连近些年网络上备受追捧的司马懿,都夸诸葛亮“天下奇才”
至于“魏延军事能力强于诸葛亮”可真是笑话啊。
如果这样武庙十哲里魏延就该取诸葛亮而带之了。
连大唐名将李靖说:“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 难道李靖不懂治军打仗吗?
连东晋都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一个没打过胜仗的人还能如此受追捧吗?
更别说诸葛亮还有兵书传世, 而魏延只有一个没实施的“兵出子午谷”,就能虚空军神了?拜托,吹魏延不是这么吹的,黑诸葛也不是这么黑的。
就拿北伐来说,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定义“赢”的,如果你认为所谓的“赢”是中兴汉室,一统中华,那么就不用继续看了,因为诸葛亮确实没做到,不止诸葛亮没做到,曹操、司马懿、孙权都没做到,最后一统天下的是司马炎。 难道能因此得出结论“司马炎>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孙权”吗?肯定是不能的。
北伐时候,诸葛亮没少打胜仗的好吗?
《诸葛亮传》记载第一次北伐: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拒张郃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是这样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投蜀,这不算赢吗?后来马谡失街亭,导致蜀汉被迫撤军,这是诸葛亮看人不准,但是诸葛亮还是“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这不是胜果,是失败是吗?
好吧,如果这不算胜利
接下来,建兴七年后到建兴八年,诸葛亮在北伐中,佯攻陈仓,而后撤军转进武都建威,截杀魏将王爽,拦截曹魏名将郭淮(郭淮没有跟诸葛亮交锋就撤退了,又是不战而胜),将武都、阴平两郡收入囊中。
而后曹魏开始反击,知道诸葛亮的对手是谁吗?曹真、张郃、司马懿、郭淮。这一战的结果,曹魏退军,因为诸葛亮攻下武都、阳平后就开始在“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也就是说,诸葛亮已经算到曹魏会进攻,所以早早做了防备,这一次诸葛亮算赢了吧?
如果这还不是“赢”。
那继续,第四次北伐。
诸葛亮进军天水,这次他“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 “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宣帝纪》
曹魏是很给“没打过胜仗”的诸葛亮面子的啊。
而后 “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汉晋春秋》)没错诸葛亮代军打胜仗了气不气,击破了魏军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雍州刺史郭淮等人,还顺道收了曹魏的军屯麦。
而后诸葛亮出祁山,“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王平传》)
“懿乃使张合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 自按中道向亮。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啊,司马懿终于开始打诸葛亮了,结果呢?魏兵大败,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退兵回营。诸葛亮又赢了,气不气?对了,魏延露脸了,但是高翔、吴班是和他一起露脸的,那么是不是魏延军事能力=高翔=吴班>诸葛亮呢?(笑
这本来胜利还可以扩大战果,但是李严兵粮出了问题,诸葛亮不得已撤退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魏略》)
司马懿表示不服,打了我一顿还想跑?咽不下这口气啊!于是派军去追诸葛亮,张郃说不能追啊,但是司马懿非得让张郃追,结果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张郃死了。气不气?诸葛亮有胜利了一次。
什么这还不算领兵“赢”过?
没事还有第五次北伐,
第五次北伐,也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丞相已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对阵司马懿,司马懿不敢出战,诸葛亮连送司马懿女人衣服的方法都用出来了,奈何司马懿就是不出战,结果诸葛亮病逝于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病逝后,“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汉晋春秋》)没想到吧?哪怕诸葛亮去世后,都能“死诸葛走生仲达”,活着的时候能打胜仗,去世了还能打胜仗,气不气?
当然还有分兵入益州,南下平孟获,这些战绩我都不讲了,说真的,在批判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没事多翻翻史书,史书都不看张口就来只会徒增笑而。
另外有关于“三国”的记载,并不是只有《三国志》才记载了魏、蜀、吴的事情。除了《三国志》外,《资治通鉴》、《汉晋春秋》、《华阳国志》、《后汉书》都可以看看,多方面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