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是什么身份?一个走投无路的农民,参军成一代名将
狄青是什么身份,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知秀网小编从三点来解读狄青是如何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主官的:
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他救活了被哥哥打落水的无赖而作罢。后来狄青在西和县当过小吏,20岁的时候,狄青来到京城,因生活无着,走投无路,只好报名参军。宋代重文轻武,当兵是被人看不起的。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在脸上耳朵边刺上字,因此,当兵被称为入“赤籍”,狄青的脸上因此就被刺上了字。
狄青最开始只是一名骑兵后备军,过了一段时间才正式成为禁军骑兵。此后的整整十年时间里,狄青一直在军队基层当兵,最多当过一些根本不入流的最低层武官。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并派兵进犯宋夏边境,这场战争成为狄青改变命运的契机。狄青被选派到边境以加强防备,他最初当了一个叫“延州指使”的小军官,级别仍然非常低。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狄青骁勇善战,在宋军整体表现糟糕的情形下取得了一些振奋人心的战绩,使得他引起了注意。
1040年,范仲淹和韩琦被派到前线任主官,狄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因见识高明,被上级推荐给范仲淹。范仲淹接见了狄青之后,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只是缺乏系统学习,于是送给他一套《春秋左传》,从此狄青努力学习兵书和历史上的战例,从一个勇猛的士兵,逐渐成长为一名满腹谋略的将军。狄青因战功卓著,晋升很快,两年后,已经当了保州刺史。在前线的四年间,狄青参加了二十五次战争,八次中箭受伤。战事平息之后,狄青一直在边境驻守防备,成为一名高级军官。
1052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发动叛乱,狄青被提升为枢密副使,率兵前去平叛。在这场战争中,狄青充分施展了他的高超军事才能,经过半年的鏖战,终于彻底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至此,狄青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狄青班师回朝之后,被宋仁宗任命为枢密使。宋代枢密使作为最高军事长官,向来由文官担任,狄青作为从最底层士兵成长起来的武将担任此职,是没有先例的,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
狄青出身农民,从最低层的普通士兵,因辉煌的战绩,一步步成长为枢密使,这种经历使他成为广大普通士兵和下层人民心中的偶像,他的事迹也被民间不断神化,终于成了传说。但这种名声也给他带来了麻烦,他出行时,往往引来大批粉丝的围观和喝彩,朝廷认为他有很大号召力。狄青担任枢密使,本来朝廷就对武将防备心很重,偏偏又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事件,更加重了朝廷对他的疑忌。终于,狄青被免去了枢密使职务,加了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虚衔,到陈州任通判去了。在陈州,狄青心情压抑,又常常担心朝廷对他的怀疑,半年之后,因嘴唇发病而去世,终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