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旦到底是懦弱不堪还是唐朝历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

李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提及李旦,世人都知他是傀儡皇帝,面对武则天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反抗,因而觉得他懦弱不堪,可就是这位懦弱的李旦却被称为是"唐朝历史上最明智的皇帝"。

也许有人会觉得疑惑,从哪里可以看出李旦是唐朝历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其实李旦的明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李旦"知自己"。第二方面是李旦"知局势",第三方面是李旦"知他人"。

清晰自己定位

李旦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他也不是一出生就知道的,而是因为他早年目睹了哥哥李显的凄惨的经历。

在唐高宗驾崩之后,武则天立李显为皇帝,自己临朝称制。李显对自己身处皇位却没有实权的现状十分不满,本就处处和武则天作对。后来李显又决定奋起反抗,他任命韦皇后的家人为官,想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来和武则天抗衡。

但是后来因为李显欲立韦皇后的父亲为宰相的事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武则天当即下令废除李显的皇帝并贬他为庐陵王。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后,不仅生活水平比在皇宫下降不少,而且还日日担心被母亲派人杀掉。

李旦发现哥哥李显这个皇帝当的真是异常艰难,不仅没有权利,还因反抗武则天而落得凄惨下场,李显的反抗不仅苦了自己,更是连累了自己的家人。于是当时李旦就下定决心不能卷入皇权的争斗,只求全家性命无虞,生活富足即可。

正是因为李旦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所以他后来应对和皇权相关的人与事有了正确的准则,这个准则后来在很多时刻帮助他做出了快速而正确的选择,恰好印证了李旦先为自己找准清晰的定位是非常明智的。

所以,在政局动荡的唐朝,李旦能以哥哥李显的经历来审视自身,明确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即"知自己",正是李旦的第一个明智之处。然而在哥哥被贬后,他对当时局势的清晰认知和应对又再次体现出他是一个明智的人。

清楚并顺应了"武则天独霸皇权的地位不可撼动"的局势

正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李旦的第二个明智之处就是他知晓当时局势就是"武则天独霸皇权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每当武则天有新的动作时他都会积极配合。

当李显被贬之后,武则天需要一个新的傀儡皇帝,于是武则天就找到了李旦。其实李旦自己丝毫不想卷入皇权争斗,可是他知道武则天此时很需要一个台阶,于是便欣然答应。

当李旦顺利地登基之后,他不但没有想办法为自己争权,反而还用尽自己的各种办法展现自己对"皇权"本无意的状况。首先是他从不出宫,更不会去打探任何政闻,其次,就连国家的当中很小的事情,李显也是会请武则天亲自裁决,不参与任何政事。

再到后来武则天称帝已是众望所归之时,李旦知道唐朝已经不是李家的天下了,他很快就对局势做出了反应,他不但上疏请武则天称帝而且还请武则天赐"武姓"。

而当时也存在很多看不清"武则天独霸皇权地位不可撼动"局势的人,他们的凄惨下场更加印证了李旦的明智。比如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的英国公徐敬业兵败被杀,又比如趁徐敬业起兵之时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的裴炎被武则天斩首。

看清"武则天掌控大权"的局势并及时地给出了回应,而不是逆势而为,便是李旦明智的第二个体现,而李旦明智的第三个体现就是他"知他人"。

能看透身边有意争权皇权之人的心思

可以说李旦把每一个围绕在自己身边且有争夺皇权野心的人看的非常的透彻,他知武则天的意图,知韦皇后的忌惮,更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野心。

他知武则天"试探"的意图。其实武则天在称帝之前,曾经向李旦表示过要还政与他,可当时李旦却是百般推辞,外人可能会觉得既然武则天都说自己不想干了,李旦虽然无心争夺皇权,但是接受母亲的美意不也是挺好的吗?但是李旦是明智的人,他看透了母亲的意图,所以才坚持百般推诿。

其实我们结合一下武则天后期称帝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她根本不是真的不想管理国家了,反而是正在势头上,而李旦虽不能知道武则天之后会称帝,但是他却能看明白母亲的心思并做出顺从他的心思的行为。

他知韦皇后对他心存忌惮。神龙政变发生之后,李显从武则天那里夺走了皇帝的位置。而李显因为弟弟李旦在清除张氏和武氏党羽中功不可没,所以便一口气给自己的弟弟连封了三个官职并且还赐予了"安国相王"的封号,甚至后来李显还想封李旦为"皇太弟"。可是李旦不但辞去了2个重要官职还坚决不接受被封为"皇太弟"。

我们外人可能又会觉得,这是李旦自己的功劳换来的,他并没有刻意去争,他应当享有这些权力。可是明智的李旦在自己一连被封诸多官职之时,他就看到了"韦皇后"的野心并且发现了韦皇后对他"立功"之事是心存忌惮的,为了远离纷争李旦果断放弃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

而我们再去考察一下韦皇后在之后的行为就会发现,韦皇后真的是野心十足。据说李显就是被权欲熏心的韦皇后害死的,李显死后,韦皇后拥立李显16岁的小儿子李重茂登上皇位,临朝称制,虽然时间很短,但足以彰显其野心。由此可见李显当时的做法真的是明智之举。

他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野心。而后李旦之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起唐隆之变,杀掉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韦氏党羽,然后请自己父亲辅佐少帝李重茂,自己又派遣大兵控制了皇宫内外,而年少的李重茂自知无力与李隆基抗衡便请求李旦接替自己的位置。

李旦一开始依然是百般推辞的,但是在李隆基等人一致劝说之下,再加上身边暂时也没有可以威胁自己地位的隐患,李旦便登基称帝。这一次他成为真正拥有实权的皇帝,在位期间也为国为民做了很多的贡献。

但是李旦登基不久之后,他便看出了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的心思。两个人斗的非常激烈,太平公主干预到了政事当中,而李隆基也在被封为太子后势力逐渐增强。明智的李旦知道他们的斗争不可阻挡,于是并没有干涉任何一方,而是在李隆基大败太平公主之后,不等儿子说什么,便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己退居到太上皇的位子。

李旦对两人争权之事没有进行任何干涉,所以不会招致任意一方的不满,而后又主动退位,也避免了与儿子争权甚至被儿子害死的可能,他的这个表现自然也体现出了他的明智。

正是因为李旦对自己、对局势以及对他人清晰且正确的认知,才使得他能够在极其激烈又混乱的皇权斗争中得以独善其身,并最终颐养天年,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唐朝最明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