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的吗 其实这背后是有目的存在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七擒孟获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民间,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七擒孟获则是他为后人津津乐道、充分体现他高深智谋的一个经典案例。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陈寿的正史三国志却对此只字未提,只简单写到“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最早提到七擒孟获故事的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比《三国志》晚成书六七十年;然后就是裴注三国志,最后则是精彩演绎“七擒孟获”故事的《三国演义》。

由于最早成书且风格严谨的《三国志》中对此没有任何描述,而要达到“七擒孟获”的智谋要求看起来又极高,人们很难相信诸葛亮能对一个敌人捉放七次;又兵贵速不贵久,诸葛亮这次南中平叛的目的是想通过速战速决来安定蜀汉后方,哪能为了一个区区孟获而一再擒放地浪费时间?所以,历史上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不过是罗贯中为了美化、神话诸葛亮,在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子虚乌有、张冠李戴的故事后,又增加的一个故事。

那么,这真的只是一个故事吗?

我们还得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还原诸葛亮所要面对的历史局面。据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发生在建兴三年,也就是刘备死后的第三年。那时候,曹魏的领土面积有87郡12州,人口大约500万,名义控制面积为291万平方公里。吴国从实力上上排行第二,拥有32军郡3州,人口大约有250万,疆域为145万平方公里。而蜀国有22郡一个州,人口大约有110万,疆域为106万平方公里。总之,蜀汉的实力最为弱小。

对此,诸葛亮制定了两个大战略:一个是联吴抗魏,还有一个是北出祁山攻伐魏国(出自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自古以来,腹背受敌就是军事大忌,换做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为了能够更专注的用战争牵制魏国,诸葛亮必须先稳定住南中。考虑到蜀国最为弱小,他不仅仅需要一个南中的稳定,更需要南中为之缴纳赋税,提供兵员。但是南中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形、民情复杂,难以派大量军队和官员去镇守和管理,只能用当地人以夷制夷。那本地人如何就靠得住呢?诸葛亮打下、撤军之后,就不会造反吗?有可能的。那要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呢?办法就是用本地的弱势势力作为代理人。现在整理一下,整个“七擒孟获”就是诸葛亮先发现了小头目孟获,与孟获共谋,承诺只要孟获配合,就让他成为当地的一哥。于是,孟获就不断的按诸葛亮给的剧本演,不断的把南中范围的各个大势力带到诸葛亮的口袋中,一个个的歼灭,最后南中平定,孟获居功至伟,并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七擒孟获”。

以上就是笔者对“七擒孟获”的看法,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