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是怎么从甄姬手中抢走皇后之位的?真相是什么
每当一提起郭女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知秀网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郭女王,是曹魏的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的第二任皇后,在历史上,郭女王在史学家和很多文人笔下,是一个集凶残、歹毒、阴狠于一身的女子,而现代的很多以三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大都把郭女王塑造成一个精通宫斗权谋,一肚子坏水,满手鲜血的女人。
实际上,历史上的真实的郭女王,是一个不亚于东汉明帝马皇后的贤后,而她之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自三国后,史学界的一个主流观点是崇刘抑曹,只要是关于曹魏,关于曹操、曹丕父子的事情,各种演义、小说、甚至正史,都极尽讽刺、辱骂甚至扭曲之能事,特别是记载三国曹魏故事的早期史料,比如《曹瞒传》、《魏略》《汉晋春秋》等等;
第二,因为郭女王的"对手"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女神"甄宓,大诗人曹植的名作《洛神赋》把甄宓塑造的过于完美,因此,"抢"了甄宓后位,又"抢"了甄宓儿子的郭女王,就被人们自然而然的认定是一个坏女人了。
历史上真实的郭女王,身上有一些至今令人不解的谜团。
首先,郭女王入宫嫁给曹丕的时候,已经是一个29岁甚至30岁的女人了,她比的年龄曹丕还大三、四岁。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时期,29岁、30岁的女人,已经是超大龄剩女了。
因此,有一些史料认为,郭女王在嫁给曹丕之前,曾经嫁过人,这在特别强调女性贞洁的古代社会,这就是一个污点。
其次,郭女王到底是通过什么手段,争得了曹丕的宠爱呢。
根据《三国演义》记载,郭女王是通过阴谋手段,害死了曹丕的正室夫人甄宓,抢得了后位。
"郭贵妃欲谋为后,与宠臣张韬商议,谎称甄夫人以魇镇之术谋害天子。曹丕遂诛甄夫人,立郭贵妃为皇后。因郭后无出,养曹睿为子,虽甚爱之,不立为嗣。"
但实际上,郭女王这个人有三个优点,让曹丕非常的欣赏。
第一,她非常的聪明,在曹丕与曹植争夺曹操继承人的斗争中,给曹丕出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为曹丕战胜曹植立下了大功。就像《三国志·卷五》所记:"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
第二,郭女王的性格非常的温柔和顺,而且懂得许多为人妻,为国母的道理。她对曹丕的母亲卞太后非常的孝顺,每天有事儿没事儿就去讨老太太的欢心。她不争宠,其他的妃嫔犯了错误,她甚至会主动替她们向曹丕请罪,请求曹丕先责罚自己这个不称职的皇后;而且,她特别爱好节俭,不事华贵。"后自在东宫,及即尊位,虽有异宠,心愈恭肃,供养永寿宫,以孝闻。是时柴贵人亦有宠,后教训奖导之。后宫诸贵人时有过失,常弥覆之,有谴让,辄为帝言其本末,帝或大有所怒,至为之顿首请罪,是以六宫无怨。性俭约,不好音乐,常慕汉明德马后之为人。 '"
第三、郭女王约束自己家的亲戚,不给亲戚们恃宠而骄,甚至干权乱政的机会,经常敲打自己不老实的亲戚们。
郭女王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想不吸引曹丕的关注都不可能。而相应的,郭女王的一些优点,可能就是甄宓的"缺点"。比如说,甄宓可能不像郭女王那么大度,对曹丕有三宫六院,宠爱的女人过多这件事,颇有微词。
实际上,历史上,甄宓之死是否是因为郭女王的谗言或者郭女王过于受宠,史学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
郭女王成为皇后之后,在史料中留下了许多"传为佳话"的"贤后轶事"。
有一次,曹丕御驾亲征,郭女王陪同皇帝同往战场,在半路上。遇到了大雨,城楼多有倒塌损坏。有关的官员奏请郭女王移居他处,但是郭女王却说:"皇帝都没有搬家,我一个后妃怎么能先离开呢?况且皇帝正在御驾亲征,战况不明,我就更不能擅自违背皇帝的旨意,这样做可能会扰乱军心。"
郭女王被立为太后以后,对于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魏明帝曹叡,一向照顾有加,而曹叡对郭女王也非常的孝顺。
郭女王这个人非常的坚持原则,对于自己丈夫曹丕的很多想法,她非常的理解、支持,即使在曹丕去世之后,她也时常劝说曹叡,不要改变父皇正确的一些决策。
比如说,曹丕生前,力主薄葬,郭女王的姐姐去世以后,曹叡希望厚葬自己的姨母,郭女王坚决反对。她劝说皇帝"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王侯公卿的陵墓无不被盗掘,皆因厚葬。今安葬亡人最好以先帝首阳陵的薄葬为法。"
青龙三年(235年)二月初八,郭女王逝于许昌宫,终年五十一岁。之后按照曹丕终制营造皇后陵墓,葬在首阳陵西。
对于自己这位嫡母的去世,魏明帝曹叡是非常非常难过的,他亲笔为这位嫡母写了哀册文,其中有:"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三母嫔周,圣善弥光,既多受祉,享国延长。哀哀慈妣,兴化闰房,龙飞紫极,作合圣皇,不虞中年,暴罹灾殃。"这样的话,用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周代的三位贤后来比喻自己的这位嫡母,可见在魏明帝心中,她的这位嫡母是一位贤后,而非他的杀母仇人。
曹叡的这篇哀册文,可以算得上为郭女王正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