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怎样的人?他并不像小说中那样的善妒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一篇课文,叫《草船借箭》。课文写道: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就下令他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自信地表示,三天就可以了。鲁肃对此表示怀疑后,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要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读到这里,大家会觉得,周瑜是一个气量狭窄、嫉妒心强的人吧?《草船借箭》根据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在《三国演义》中还写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最后,周瑜被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仰天长叹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周瑜气量狭窄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历史上真实的周瑜,胸怀宽广,才华出众,很有大局意识,与《草船借箭》塑造的周瑜形象截然不同。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生于175年,比诸葛亮大6岁。周瑜出身名门望族,祖父辈都是做大官的人,父亲周异也做过洛阳令(东汉都城洛阳的最高行政长官)。周瑜家里很有钱,有一年,孙策到周瑜家做客,他让出自家一座大宅院让客人居住,可见一斑。周瑜本人长得一表人才,高大威猛、相貌帅气,范成大直接夸他是“江左风流美丈夫”。所以,可以用“高富帅”三个字来形容周瑜。

为什么说周瑜才华出众呢?

周瑜不但文武双全,而且精通音律。在喝酒时,有人奏乐助兴。周瑜虽然已经喝了酒,但弹奏者只要有些许错误,他都能敏锐地觉察出来,去看那位弹奏者。有的弹奏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甚至故意将曲谱弹错。

为什么说周瑜有大局意识呢?

208年,曹操在吓降刘琮、打败刘备之后,率军大军南下,打算一口吞掉孙吴。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孙吴重臣谋士几乎一边倒地建议孙权向曹操投降。这时候。只有周瑜等寥寥几个人支持与曹操决战。周瑜详细分析了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主动请缨:“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由此,有了名传千古的“赤壁之战”。

不仅如此,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前瞻性地提出了“两分天下论”,即吃掉刘备,与曹操划江而治,平分天下。为此,周瑜建议孙权将刘备软禁下来。只是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没有同意。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施的话,三国变成了两国,就没有刘备什么事儿了。

为什么说周瑜胸怀宽广呢?

江东名将程普年龄大、资格老,是孙吴的元老。程普倚老卖老,经常欺负周瑜。周瑜的职位高于程普,他不惜降低身份,丝毫不计较程普的欺负。后来,程普对别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是什么意思呢?程普觉得,他和周瑜打交道,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

周瑜在历朝历代的评价是很高的。

李白写诗赞他:“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苏轼赋词夸他:“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搞笑的是,“羽扇纶巾”的形象本来是描写周瑜,大家拍电视剧时,却给了诸葛亮一把扇子。周瑜和诸葛亮地下有知,怕是会哭笑不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