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门客?贾政的门客为何叫贾宝玉世兄?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什么是门客?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门客?
门客是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他们依附某个主子,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也称食客,士。
著名的刺客荆轲,就是燕太子丹的门客。
“至圣先师”孔子也是门客。他说自己“三日无君”便惶惶不安的焦虑,乃至奔波于列国被人嘲笑为丧家之犬。
毛遂自荐的毛遂也是门客。
完璧归赵、将相和里的蔺相如原本是赵国令缪贤的门客。
春秋时期,每个诸侯国的公族子弟都养着大批的门客,如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孟尝君食客数千人。《水浒传》中,柴进也养门客,被誉为当世孟尝君。
门客的数量和质量是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战国四公子比赛着养门客。孟尝君食客数千;平原君也“好士,食客尝数千人”;信陵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人。
孟尝君养士“不恤智愚,不择臧否”有关,“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士所以不至也”。孟尝君的门客大多数是鸡鸣狗盗之人。虽然门客数量多,但是质量差。
平原君养了几千门客,等到用的时候,想挑20个人都挑不出来。
秦国围困邯郸时,赵胜想挑选20名贤士分别前往楚魏两国求援,但阅遍数千门客,只能挑出19名。后来,毛遂站了出来,主动要求为国搬救兵,并最终搬来了救兵,解了邯郸之围。
春申君就是《芈月传》里的黄歇。他门客人数也达到了数千人。
信陵君门客的质量最好,优秀人才最多。《史记》记载“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很多门客都抛弃平原君而投奔于信陵君。
四公子养门客,养士,就是为了博取好的名声,以闻名于诸侯。
《红楼梦》里,贾政也养门客。
贾政经常在书房中和清客相公们说闲话儿。这些清客相公就是门客,或者叫食客,士。贾政给他们开工资,他们负责陪着贾政说话聊天,写诗填词,对贾政阿谀奉承。
这些门客中还有年老的,他们胡子一大把了,还叫宝玉:世兄。
宝玉去上学,向贾政辞行。贾政骂宝玉。
众清客都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如此?今日世兄一去,二三年就可显身成名的,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天也将饭时了,世兄竟快请罢。”说着,便有两个年老的携了宝玉出去。
年长门客为什么管十几岁的宝玉叫世兄呢?
门客说穿了就是下人,只不过他们有文化,有特长,是自由人。门客虽然年纪大,但是辈分低。门客不敢和主人平起平坐,他们都以晚辈自居。
宝玉是贾政的儿子,门客自然与宝玉同辈,因此和宝玉以兄弟相称。宝玉毕竟是国公府的公子,门客们为了表示尊敬宝玉,所以尊称宝玉为世兄。
门客叫宝玉世兄,就如同公司里老年员工叫年轻上司老大一样。人家职位高,自己职位低,年纪大没用!
宝玉去看宝钗,途中遇见了贾政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这二人一见了宝玉,便都赶上来,笑着,一个抱着腰,一个拉着手,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做了好梦呢!好容易遇见你了!”
这俩门客一个谐音是沾光,一个谐音是善骗人。他们管宝玉叫“菩萨哥儿”!讨宝玉喜欢。
对贾府来说,门客是门面,是累赘,是负担。
贾政是五品官,却养着门客。这些门客不能帮助贾政出谋划策,只陪着贾政休闲。
贾赦也有门客,只不过没写而已。
门客证明贾府的体面,也是贾府的经济负担。门客工资一笔庞大的费用。他们除了想方设法让主子开心,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孟尝君养士数千,可是当孟尝君落魄的时候,只剩冯谖一人。孟尝君慨叹:“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贾府败落后,门客们各自逃命,没有一个对贾政伸出援助之手 ,不落井下石就是好人了。贾政和孟尝君等人都期待士为知己者死,可是门客成千上万,又有几个像荆轲、聂政那样的为了主人而慷慨赴死的门客呢?又有谁能像蔺相如那样能让主人死里逃生的门客,让国家免于被欺负的门客呢?
对于《红楼梦》中的贾府来说,养门客,一无是处,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