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来历朝历代总会涌现出一批批高风亮节、赤胆忠心之辈,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根据清朝史料《清稗类钞》记载,杨重英是云贵总督杨应琚的儿子,当时担任云南按察使。他驻扎在滇缅边境线上的新街。当时清缅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缅甸占领了新街,并抓获了杨重英。同时把杨重英随从的知县两人给放了回来
乾隆皇帝知道这件事以后,大为震怒,当即下令,把这两个逃回来的知县,抓到边境线上,凌迟处死。而且还要放在边境外行刑。同时,又放出话说,如果今后这个杨重英要是回来了,也要采用同样的办法,凌迟他。
但是,等到后来杨重英真的回来时,乾隆皇帝却对他大加赞赏。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讲杨重英,需要先讲他的父亲杨应琚。
杨应琚本来是乾隆皇帝的一员骁将,担任陕甘总督,并且在平定西北的战争中战功卓著。
当时清缅战争已经打起来了,云贵总督刘藻在和缅甸军队作战的过程中,由于轻敌,落入了敌人的包围圈,结果死伤了十多人。
虽然只是死亡了十多人,但是乾隆皇帝的心理上受不了。在他的眼中,清朝是天朝上国,缅甸是蕞尔小国。天朝上国怎么能输给蕞尔小国呢?更何况缅甸还是清王朝的一个藩属国。输给藩属国,其他不说,面子上怎么过得去?所以乾隆非常生气。刘藻心理压力过大,最终自杀而亡。
刘藻死后,乾隆就把杨应琚从西北调到西南,让他来收拾这个不听话的缅甸。
杨应琚和刘藻一样,也有些轻敌。最初在打了一些胜仗以后,就急躁地想继续战斗。同时,乾隆的信心也有些爆棚,不只是想要打败缅甸军,而且还想一鼓作气,把缅甸给灭掉。因为有人对乾隆说,明朝的时候,缅甸还是中国的地盘。乾隆心想,明朝的时候,缅甸还是中国的地盘。那么咱们现在是大清帝国,肯定是比明朝要厉害得多,肯定要把这一片打下来才行的。
乾隆的信心一爆棚,就要求杨应琚穷追猛打。而且,当时有人向乾隆提建议说,这件事是不是和暹罗联系一下,一起来打缅甸?乾隆都不答应,怎么能和一个藩属国联络起来打呢,那咱们大清国的威风到哪里去了!乾隆不知道的是,实际上缅甸差不多已经要把暹罗给消灭掉了。
乾隆一支持,杨应琚的部下更加想要立功,于是纷纷请战。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缅甸军队作战勇猛,战术灵活。要么把他们搞得无功而返,要么给予他们不断的杀伤。虽然都不是大数目,但清朝军队总归没有取得胜利。没有胜利,却又不断向杨应琚报告说,自己在哪里哪里取得了大胜。杨应琚不加甄别,也纷纷上报。这个消灭敌人的数字,最终多达一万多。
乾隆就有些疑惑了。这个缅甸有啥呀,为何这个数字比在西北打噶尔丹取得的数字还大。同时一看推进的进度,竟然非常缓慢,甚至还在自己的国境内打。于是派人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根本就没有那样的胜利。
这让乾隆皇帝再一次震怒,居然敢瞒报军功。于是,把杨应琚抓了回去,逼迫他自尽了。
杨重英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被缅甸军队抓获的。
杨重英被抓获以后,乾隆皇帝之所以非常生气,放话说,如果他回来,就把他凌迟处死。一来是因为乾隆刚逼死了他爹杨应琚。按照乾隆的理解,这个杨重英肯定会叛变。二来又听人说,杨重英已经投降了缅甸人,并且还做了缅甸人的官。
乾隆不但放话说要凌迟处死杨重英,而且还把杨重英的儿子们抓起来,关在监狱里面。
但事实上,杨重英被缅甸人抓获以后,他始终不投降,而且还一直穿着明朝的官服。缅甸人见他不投降,就把他关了起来,关在新街的一座寺庙里,用艰苦的生活折磨他。不过,杨重英绝不屈服。
这样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到了1788年的时候,乾隆已经和缅甸打了很多年了,而且并没有什么进展。同时,缅甸因为要应付周边国家的攻击,于是主动和清朝议和。那时候乾隆已经70多岁了,早已没有了之前要把缅甸消灭的锐气。于是就借驴下坡,同意了议和。缅甸因此把杨重英放了回来。
放回来后,地方的官员本来应该按照乾隆的命令,凌迟杨重英。但是知道了杨重英一直穿着清朝官服,不投降,并被关押了二十多年的事迹后,觉得不对,上报乾隆。因此乾隆才知道,错怪杨重英了。于是下令旌表杨重英,称赞他是当代苏武!并说一定要把他接回北京。可惜还在路上,杨重英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