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当初如果传位给他的话 估计就没有落后挨打的局面出现

康熙传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常被视为康熙年老昏庸之下所犯的大错。这场风波导致皇室内部倾轧,兄弟骨肉相残。尽管雍正最终胜出,但也心力交瘁,并为防止此类事而建立了秘密立储制。

其实康熙在立储一事上的优柔寡断虽然是主因,但众位皇子各有所长让康熙难以抉择也是次因。九子中风头最劲的是四爷党和八爷党,实际上,还有一人也极有实力。十三阿哥胤祥后来的表现不俗,或许他继位,清朝能免于清末之乱。

首先,胤祥前期万众瞩目,后期却备受冷落,这种人生起伏使他性情得到磨砺。胤祥在前期极为受宠,他十二岁便随康熙前往盛京谒陵。自此之后的十年,凡是康熙外出,必会钦点胤祥随行。当时,皇八子胤禩伴读何焯曾在给家人的信中提及胤祥,说他极受康熙钟爱,前途无限。但是在第一次废太子事件中,胤祥受到波及,被圈禁过。

对于《皇清通志纲要》记载的这件事,学界虽然有所争议,但通说确有其事。其实,即使没有圈禁一事,也能看出胤祥在夺嫡后期已经沉寂。胤祥因为身体疾病,已经很难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从风光无限到跌落谷底,这让胤祥心智更为坚定,为他以后有所作为打下基础。

胤祥能文能武,治国理政的能力并不逊色于雍正。胤祥十七岁时,他写的对联就和胤禛的对联一起被康熙展示出来,引得朝臣赞叹不已。在武艺上,胤祥骑马射箭均十分精通,据记载,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

由此可见,胤祥确实文武兼备。雍正即位后,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在雍正执政初期,胤祥的表现完全不像未从政的皇子,他处理财政亏空、陈年旧案、筹办军需等事务,皆是成效显著。难得可贵的是,胤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极强,胤祥去世的前三个月,还在关注北运河修筑减水坝的事宜。

除此之外,胤祥心系百姓,若为君王,当为明君。胤祥病重之时,雍正令太医在胤祥身边随时为其诊治,但此时胤祥仍然没有停止对政务的处理。胤祥经常与官员一起"往来审视",但胤祥担心打扰百姓,常常到夜晚才进餐。

身居高位且身体不适,尚能为民着想,可见胤祥之爱民。若说这些,雍正也不逊色,但胤祥还有两点是雍正所不及的。

一是胤祥保持了对外界的好奇和探索,而雍正的态度更为保守。胤祥此人,通禅语,平时也会与雍正谈经论道,为儿子讲佛学,但他本人对佛学并不热衷。他对传教士也极为尊重,但对圣经也兴趣寥寥。胤祥曾与传教士谈及犹太人,传教士所关注的是是否能拿到希伯来文圣经,但胤祥所关注的是这个民族的文物资料及其它基本情况。

由此可见,胤祥对此是持开放包容态度的。相较之下,雍正则对外界相对排斥。对于天主教,雍正所持的便是排斥态度,他在国内发布禁止天主教的命令,甚至不认可康熙所发给传教士的印票。雍正认为,中国四方国家不可轻视,要阻止他们进入中国捣乱。

在雍正的推动下,许多传教士被驱逐出境,即使留下的也只能在钦天监工作,不准传教。除此之外,雍正还严格执行海禁,虽然后来对闽南地区百姓适当放宽了政策,但仍对他们怀有戒心。

雍正不仅不允许中国商人出海,对于出海长期不回的劳工和商贩,则不允许回国。后来,乾隆的闭关锁国也正是雍正态度的延续。此时,西方国家正在鼓励海外贸易,中国却悄然落伍,所谓康乾盛世,更像是封建王朝最后的余声。

二是胤祥对武器更为重视。胤祥主管的内务府负责武器制作,从打钉到铸造大炮,一应俱全。胤祥曾命内务府打造"威远将军"铁炮,制作前,胤祥不厌其烦地作出指示,铁炮制成后,胤祥还去试炮。制造竹营炮时,有官员进言献计,胤祥也虚心接受。雍正对此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为了防止国民掌握制造兵器的技术,威胁朝廷统治,雍正下令停止火炮研制工作。事实上,这项工作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取得了不断的突破。

雍正作为帝王,在位期间宵衣旰食,取得了不少成绩,着实称得上勤政有为。但他重农抑商,停止火炮研制等举措,使得我国在经济军事方面发展受阻。与此同时,由于对外国的恐惧,对外交流较少,乾隆更是继承其父态度。

这些都是清朝后期落后挨打的原因,或许胤祥继位,清朝的结局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