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勉:屡次上书谏言皇帝,竟被打断了三根肋骨

在历史长河中,李时勉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知秀网小编为您讲解。

古代人臣的终极道德典范是:文死谏,武死战。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武将很多,但真敢于当庭像皇帝死谏的文臣却不多,流传青史,而又为人熟知的不过魏征、海瑞、杨继盛等寥寥数人。

明朝时还有一位大臣,胆气一点不输这几位,屡次上书言事,直指皇帝不端,最后竟生生把皇帝给气死了,这个大臣就是李时勉。

李时勉,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少为神童,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不久即升为翰林侍读。

从永乐年开始,李时勉就显露出了自己直谏敢言的风范,面对以残忍好杀闻名的皇帝朱棣一点也不怵。靖难成功后,朱棣想将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李时勉上书反对,同时还一并评论时事共计十五项,且大都切中时病,把朱棣气得几次将他的奏章扔到地上,又忍不住捡了回来继续看。当时朱棣强忍住没治他,不过一年之后还是借了个由头把他给下狱了,关了一年才放出来,放出来后官复原职,继续给朱棣干活。

明成祖朱棣死后,长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炽体胖多病,但为人性格平和,对谁都一团和气,否则他的庙号怎么会叫“仁宗”呢?

朱高炽的脾气这么好,但碰到了李时勉就无论如何都不好了。洪熙元年(1425年),朱棣刚死,李时勉就接连上书,说新皇帝在守丧期间不宜亲近嫔妃,不宜把太子赶得远远的等,气得明仁宗让侍卫当庭用金瓜捶断了他三根肋骨,差一点就给捶死了。侥幸未死的李时勉仍不改“诤臣”本色,继续上书说皇帝你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明仁宗忍无可忍,直接把他下了锦衣卫诏狱,又差点死在诏狱里。

处置完李时勉后,本来就体弱多病的明仁宗直接就被气得垂危了,连夜召集太子少傅夏元吉入宫哭诉道:“时勉廷辱我。”夏元吉安慰了他好久也不好使,结果“其夕,帝崩。”

明仁宗朱高炽死后,他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一想到老爹是被李时勉气死的,心里就难过的不行,于是就下令将李时勉斩首,斩首前他问李时勉到底说啥了,能把他爹气死。李时勉说了谏书内容后,朱瞻基听后叹了口气,当即将其官复原职。

明英宗时,李时勉与权监王振不和,被其诬陷治罪,数千国子监学生上奏情愿自己代李时勉受刑,李时勉才得以全身而退。正统十二年(1447年),李时勉获准退休归家,景泰元年(1450年)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谥号文毅。“毅”者,强而能断,有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