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浅析陆游的《留樊亭三日王觉民检详日携酒来饮海棠下比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陆游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陆游两大爱好,一是好酒,二是爱赏花,尤其好酒后赏花。陆放翁曾以《对酒》为题,写了几十首诗,其中有一首颇能反映陆游对美酒和赏花的热爱。诗云:“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却原来,陆游的好酒,为的是解愁;陆游的好赏花,为的是思故人。所谓“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知陆游者才能懂,他内心的伤痛和哀愁。

不过,诚如陆游所言,闲愁如酒就消融了,人生还是要继续,因而醉酒必不可少。一旦微醺,甚而酩酊,就获得了相对的、短暂的自由。当年陆游在成都,也曾写下过“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样略显得意的诗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陆游爱的是有气节,有风骨的梅花,而非大富大贵之花。他的醉,是陶醉,而不是丧失自我的烂醉。直到有一次,他在朋友家赏海棠,这一次是真醉了。真醉之后的陆游,诗兴大发,作妙诗一首:

《留樊亭三日王觉民检详日携酒来饮海棠下比去》作者:陆游留落犹能领物华,名园又作醉生涯。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

在这首诗中,那个写下“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陆游,似乎贪恋起了富贵之花。这真是让喜爱陆游的人感到有几分不解,我们先来品一品这首诗。

诗的题目很长,大意是与朋友共赏海棠,痛饮美酒,喝醉了要逞一逞诗才,于是才有此诗。一二句是叙事,“名园又作醉生涯”,可见这一时期的陆游,常常于名园买醉。似乎他的人生,除了借酒消愁的醉生涯,别无其他。三四句是陆游的提议: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海内名士,都来喝酒,同来赏花,赏富贵之花。

整首诗,似乎是醉语梦呓,又像是发自内心的牢骚和反话。事实上,对于陆游这首诗,完全应该当作反语去读。作者看似意志消沉,看似赏慕富贵之花,其实是人生的无奈。这样一首诗,实则是陆游别样的反抗。

陆游此诗问世500多年后,纳兰性德写了首词,无意间反驳了陆游,这首词也一样够经典。这首词中最精华的一句,简直与陆游针锋相对。陆游说“共赏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偏说“不是人间富贵花”。不料,这首唱反调词的锋芒,居然盖过了陆游的诗,不得不说,有才就是任性。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作者:纳兰性德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这首唱反调的词,何以惊艳文坛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纳兰词是发乎真性情,写出的是他彻骨的人生体会。

我们都知道,纳兰性德是一个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公子。他的父亲是权倾一时的明珠大人。然而就像李煜恨生在帝王家,纳兰性德又何尝不恨自己生长在富贵家。他的这首词,就是希望能够挣脱富贵的束缚,去追求更广阔的世界中的人情与诗意体验。

词的上片开宗明义,自表心迹:自己就像塞上的雪一样,不是天生一副轻视一切的模样,因为我本来就喜欢“冷处”,因为“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我的根,本来应该长在别处,即离开富贵束缚的更广阔的世界,那有人情味的人间。那么纳兰性德向往的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词的下片给出了答案。“谢娘别后谁能惜”,却原来,那个人间无关富贵,只要有一个知心的爱人常伴左右,就好。这个人就是谢娘。然而谢娘走了,独自漂泊天涯,只留下“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让人无限凄凉之至。

其实,陆游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一生都活在对唐婉的思念中。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肃然纳兰性德对陆游唱反调,但实际上,他们正是精神上的兄弟。他们是殊途同归,为中华文学和情感世界,奉献了真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