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吴起带兵法则是什么?练兵先练心
还不知道战国名将吴起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春秋战国几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带兵将领,但象吴起那样通过用心带兵的却没有几个。我们在史书中记住吴起的,主要是他在魏国进行军事改革,创建魏武卒的事,但对他如何带兵,如何赢得士兵爱戴却知道得不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下吴起如何通过练兵先练心,从而斩获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的?
树立必胜的信心。
吴起获得魏文侯重用以后,他积极改革魏军兵种,创建魏武卒,并在实战中得到很好的检验。在吴起执掌魏国兵权后,魏国跟秦国为了河西战略要地进行了拉锯式的争夺,最终魏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时的魏文侯眼光独到,视野开阔,看到河西紧扼秦国东出咽喉,于是就在河西建立了河西郡,并让还没建立大功的吴起执掌河西。
吴起仔细察看地形,感到河西之所以被历代兵家所倚重,源于这一地区背靠黄河,又是一块狭长的险要地带,谁拥有了河西谁就拥有了西出秦巴,东进中原的决定权。但这个地带却有个不利的地方,那就是攻不容易,守更不容易,因为屯兵困难,后勤补给线长,秦国又挨着河西之地,对魏军防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吴起看到其中有个战略高地的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每次秦军来犯,必须从高地前经过,吴起就想把这个地方抢到手。
但吴起初掌新军,他和士兵的感情都不很熟悉,发出的号令能不能令行禁止还是个问号,而眼前又面临秦军马上就要进攻,魏军后勤补给跟不上来,就河西郡这点兵力孤军奋战,能不能打得赢都有说法。沉思良久,吴起决定采取措施把魏军的信心调动起来。
吴起把这种调动积极性的方法叫做“行之以信”。他先令人在北门放了根车辕,然后发布告示,有谁把车辕挪到南门外,奖励好田好地。刚开始士兵不为所动,以为吴起这是忽悠人的,可是当有人把车辕挪走后,吴起真的奖赐了田地,士兵们这才相信吴起讲信誉。看到有人心动了,吴起再次在东门外放了块大赤石,如果有人挪到西门外,将跟上次一样赏赐好田好地。这次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来抢夺。
见时机成熟,吴起这才下达攻击令,同时发布告示说,明天攻打河西战略制高点,谁率先攻上高地,就晋升他官职并奖励好田好地。第二天,魏军一涌而上,迅速占领了高地。
吴起这种实打实的树立信心办法,比空口说教效果明显得多,对后世带兵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创建杀敌立功的荣誉感。
在吴起对魏军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奖励军功制度。这是世界军事家们普通使用的,百试百灵的有效办法。在吴起创建魏武卒的整个过程中,奖惩制度始终也伴随在魏武卒的左右,挑选魏武卒、培养魏武卒和养活一个魏武卒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其效果却也是非常明显的。
吴起把奖惩制度贯穿于整个带兵理念的核心,他在《吴子》兵书上也多次提到奖惩制度的重要性,指出战争胜负主要依靠奖惩制度来推动,把进有赏、退有罚,令行禁止,行之以信作为带兵之法。所以在吴起带的魏军队伍里,从将军到普通一兵,都渴求战争,都希望在战斗中取得军功,从而换来家庭和个人的幸福。也是在吴起驻扎河西这段时间,魏军以一当十,跟诸侯国作战英勇向前,使得秦国没敢越河西一步。而吴起在魏国执掌兵权二十多年,也取得了大战七十二,完胜六十四的重大战果,不得不说荣誉感所起的作用决不是一般的。
在奖惩制度的实施中,吴起特别注重扩大影响力,从而起到宣传鼓动作用。每次打仗回来,吴起都要在神庙或兵营举行盛大的授奖仪式。立过大功的不分职务大小全部坐到第一排,其次是中功、小功,而且这些功臣所使用的碗筷和食物也按功劳大小划分,这样区分的好处,让那些立有战功者风光无限,而那些胆小怕死无所建树的人,感到非常耻辱。这种荣誉感的教育非常管用,有的甚至影响到官兵亲属,极大的激发了魏军士兵杀敌立功的决心和信心。
发挥骨干带头的模范示范作用。
我们在电视剧上经常会看到,古代两军作战总是先出两个将军打一阵,然后大军掩杀,实际上这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表现。但吴起带兵,同样是讲究将领带头模范作用,但并不是某个人某件事,而是从上到下,所有将领都要起带头作用。这种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做法,是历代兵家所倡导的。
吴起对模范带头作用的运用,还把培养兵士骨干提到了关键岗位上。他认为,打仗除了将领舍命冲杀外,部属对战略战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不但传授各种阵法,还教练兵士从走路到集合一应军事动作。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军队编制没有班长,但吴起那时候就开始发挥了十人一伍的作用,这个伍长就是班长的意思。他这种打仗先练兵,练兵先练骨干的作法,对现代带兵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建立官兵平等的和谐关系。
提到吴起带兵的艺术,民间就有吴起替士兵吮吸毒疮的典故。相传有个士兵在打仗间隙生了毒疮,满身刺痒不说,夜晚痛得四邻不安,看到他痛苦的样子,吴起顾不得自己是最高指挥的身份,毅然用嘴替士兵把毒吸了出来。当士兵母亲听到这一幕后,不禁大声痛哭。有人不解说,吴起那么关心你儿子,你还哭什么呢?士兵的母亲说,你有所不知,正是吴起那么关心我儿子,我才担心儿子会替他拼命杀敌,因为他父亲也是吴起替他吸了毒疮,结果拼命死在了战场上。如今吴起对我儿子又是这样,我怕见不到我儿子了。
虽然这是个传说故事,却道出了吴起带兵的官兵平等关系。
从上面几点分析不难看出,吴起带兵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想怎么带就怎么带,他是有一整套的带兵法则,而练兵先练心,带兵先带心的做法就是这套法则里的核心。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对吴起的评价用了这样一句话:“善于用兵,廉洁平易近人,深得兵士爱戴”。
事实上,有吴起这样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魏军能不打胜仗吗?可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魏武侯继位以后,不再信任吴起,又由于魏国国相公孙痤排挤吴起,魏军也从此步入军力衰退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