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生平简介 死后被追封为宁河王
邓愈(1337~1377年),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领兵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江苏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
后转战浙西,屡败元军。累积军功屡次升官,历任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谕德。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1370年(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
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人物生平
起兵反元
至元三年(1337年)农历二月十五,邓友德(后来的邓愈)出生在虹县龙须里(今泗县大路口乡大营村)。
他的父亲邓顺兴,重气节,讲信义,被乡人推为团练,率领人马,保境安民。
儿时的邓友德天生魁梧,聪慧好学,勇武过人,怀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当时的黑暗统治。至正十三年(1353年),邓顺兴在和元军作战的过程中,中箭身亡。邓友德的哥哥邓友隆接掌兵权。不久,邓友隆病逝,于是16岁的邓友德继掌兵权,亲率人马与元军作战。
邓友德每次作战时都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冲锋陷阵,军队之中人人都佩服他的勇猛。泗州、灵璧、盱眙等地人民闻风归附,求其保护。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邓友德率所部万余人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封邓友德为管军总管,赐名邓愈。
南征北战
朱元璋为了统一江南,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命令邓愈和常遇春领兵自巢湖南下,先后攻占牛渚矶、太平府、溧阳、溧水、句容、芜湖。
元朝大将蛮子海牙率领水师集结于采石矶,准备进攻太平,邓愈率领士兵偷袭,攻入敌军大寨,俘虏了对方的精锐兵将;又用两只小船,装满作燃料用的杂木,杂木内藏火药,灌以油脂,小船冲入元军水师之中,火势猛烈,元军大败,死伤无数。
邓愈等将领乘胜率军渡江,进攻金陵。元朝南台御史福寿督兵死守,邓愈等人浴血奋战,终于攻破金陵,杀死福寿。后来邓愈又和徐达顺势占领镇江、丹阳、金坛、广德。朱元璋因邓愈战功卓著,提升邓愈为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州,破长枪帅谢国玺于城下,俘其总管武世荣,获甲士千人。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又因邓愈的军功,提升邓愈为枢密院院判。同年农历七月,朱元璋命邓愈为征南将军,以胡大海为副将,攻取旌德、绩溪、休宁,并乘胜攻占江南重镇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