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的《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云》是荀赋的第三篇,那么这篇《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知秀网小编认为,这是荀子为了宣扬“制天命而用之”,大力宣传“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观点而写下的。
【原文】:
“有物于此,居则周静致下,动则綦(qí)高以钜。圆则中规,方者中矩。大参天地,德厚尧禹。精微乎毫毛,而大盈乎大宇。忽兮其极之远也,攭(lì)兮其逐而反也,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德厚而不捐,五采备而成文。往来惛惫(hūn bèi),通于大神,出入甚极,莫知其门。天下失之则灭,得之则存。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
曰:“此夫大而不塞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郄(xì)穴而不偪(bī)者与?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往来惛惫而不可为固塞者与?暴至杀伤而不亿忌者与?功被(pī)天下而不私置者与?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云》
【译文】:
“有一种东西在这里,静处时周密严实地笼罩地面,运动时就居高而广大无边。圆的时候恰好成为一个圆规形,方的时候又恰似一个曲尺形。那广大的样子可以和天地相匹配,施于人的恩德比尧、禹还要深厚。细微的样子就像一茎兽毛,广大充盈的样子就像整个宇宙。飘飘忽忽可以达到很远的地方,分离的时候又相互追逐而旋转,高高地升在空中过于盛大,天下人全都跟着遭殃。它的恩德深厚对谁也不抛弃,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全都具备而组成鲜明的花纹。往来昏暗不明,变化莫测,出入很急,没有谁能够知道它所经由的门在何处。天下失掉它就要灭亡,得到它就能生存。弟子我不机敏,希望能分析一下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请您设置言辞,猜度一下它的名字。”
君子曰:“这就是那种非常广大而不会壅塞的东西吧?是那种充实盈满整个天地之间而没有缝隙,进入小孔穴而又不感到狭窄的东西吧?是那种强暴地到来杀伤万物而无所疑忌的东西吧?是那种功德覆盖天下而无所私置偏颇的东西吧?从地面生起而遨游于太空,以风为朋友以雨为子女。冬天凝寒,夏天蒸暑。精神广大,变化无穷,请把它归到‘云’中。”——本篇的篇名是《云》。
【评介】:
他在《天论》中说:“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要“戡天”,征服自然,首先就要认识自然,要了解和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要失掉它。本文借用弟子和君子的对话,表现了荀子对“云”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思考。云“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云从风来,雨从云下,完全把云看成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不可知的神秘的天神。难能可贵之处,作者能从利害两个方面分析云的作用。云积过多,风狂雨暴,就造成灾殃,即所谓“暴至杀伤”;因云生雨,风调雨顺,则造福万民,即所谓“功被天下”。在这里荀子不仅批判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观点,而且批判了尊天神的迷信思想。《云》赋体现了荀子光辉的唯物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