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缔造了“太康之治” 司马炎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烂的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晋武帝司马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西晋的开国之君,晋武帝司马炎的确算得上是“半世明君半世昏”,在位前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制,不仅缔造了“太康之治”,且发兵攻灭吴国,结束东汉末年以来乱世。然而,就在统一天下之后,司马炎却又生生将一把好牌彻底打烂,之所以如此说,主要源于其施政过程中犯下的如下致命错误。
错误之一:大封宗室,罢州郡兵,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历来改朝换代,后世开国之君必然会汲取前朝历史教训,重新构建朝廷结构,从而确保王朝统治稳固,得以永世流传。作为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也是如此,可惜他的措施太过极端化,反而为西晋埋下了巨患。
曹魏之所以被司马家族取代,“宗室衰微,帝室孤弱”乃是重要原因,司马炎为了防止悲剧再度上演,于是大封皇族为藩王,用以对抗士族。最初只是封王而不赐封地,诸王在京师为官辅佐皇帝,后来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做大,于是分封诸王于各地,不仅先后分封二十七位宗室为王,且规定“邑二万户为大国,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
东汉以来的乱世,主要便在于地方势力的崛起,司马炎为了防止地方做大,于是采取了“罢州郡兵”的做法,下令“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晋书·山涛传》),也就是说诸州无事者不再驻兵,刺史只作为监察官员,不再担任将军职务,不再领兵,也不兼领兵的校尉官,同时实行军民分治,都督校尉治军,刺史不治民。
司马炎此举本是为了巩固统治,但却没想到完全打破了地方势力平衡,地方势力的确再难做大,但也滋生了手握重兵的诸王野心,结果为此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而地方势力由于太弱,“八王之乱”中也根本无法帮助朝廷平乱,结果使得西晋统治迅速崩溃。
错误之二:胡人内迁,平衡打破,为“五胡乱华”埋下隐患
自两汉以来,由于中原政权与北部、西北部少数民族时常发生战争,因而经常有投降的外族部落迁入境内与汉人杂居,再加上东汉末年至西晋初期,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不足,曹魏、西晋不仅允许匈奴内迁,甚至对此采取积极鼓励和招诱措施。
胡人不仅内迁时间较长,且内迁部族和数量极多,例如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便接纳了四万南匈奴,到东汉永元元年(89年)又有二十多万匈奴人归附汉朝;又如氐族在汉武帝和三国时期曾两次大规模迁徙;再如三国时期鲜卑轲比能遇刺身亡后,秃发部由塞北迁居至河西,乞伏部也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等。
外族持续数百年的内迁,直接打破了北方汉人与外族人口的比例,而这种现象到西晋时已经极为严峻,如郭钦便指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而由于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朝廷允许胡人内迁的同时,还曾大量招募胡人为兵,例如汉灵帝以匈奴兵帮助朝廷平定黄巾之乱,又如曹操将氐族、匈奴兵将编入军队用来增强军队战斗力。
而晋武帝司马炎不仅没有意识到胡人数量猛增带来的危险,反而同样招募胡人为兵,例如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时更是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大规模任用胡人将领的情况下,不仅使得这些外族尽知晋朝虚实,而且使得外族军队得到了充分锻炼,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进而为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
错误之三:储君立错,儿媳选错,为朝廷内乱埋下了隐患
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司马衷八岁时被立为太子,此事本来无可厚非,但随着司马衷的逐渐长大,其智力的不足已经表现的极为明显,司马炎更是“素知太子闇弱”(《晋书》),然而他不仅没有更换储君,甚至连儿媳也选错了,结果直接导致了西晋迅速陷入内乱。
其实司马炎并非没有想过更换太子,奈何出身弘农杨氏的皇后杨艳,直接以一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给顶了回去,再加上朝臣也对司马衷极力支持,司马炎不得不“顺从王公卿士之议”(《晋书》),再加上司马衷背后的庞大势力,以及司马衷之子司马遹“幼儿聪慧”,司马炎最终放弃了易储。
如果说储君选错还有情可原,那么选错儿媳就完全不可理喻了,贾充本就是西晋开国功臣,对于司马炎有拥立之功,在皇后杨艳和荀勖等人的极力推荐下,司马炎最终同意为太子司马衷迎娶贾充的女儿。不过,贾充最开始是想将小女儿嫁给太子,后由于女儿实在太小,这才改由贾南风代替妹妹出嫁,而《晋书》对于贾南风的形容是“妒而少子,丑而短黑”,这样一个女人,真不知道司马炎是怎么为儿子选的。
由于儿子智力低下,司马炎临终前留下了“太后杨氏家族和司马亮、卫瓘等人共同辅政”的遗诏,谁知贾南风权力欲膨胀,不仅直接诛灭了太后杨氏家族,而且勾结楚王司马玮将顾命大臣全给干掉了,最后更是对司马遹下手,直接酿成了“八王之乱”。
以上便是晋武帝司马炎在执政后期犯下的三个致命错误,也正是由于这三个错误,导致一把好牌被打的稀碎。而与这三个错误比起来,所谓的朝政混乱、好色无度虽然也有些过分,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太康之治”,尚不足以产生灭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