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道德楷模海瑞为何对自己的子女为何如此绝情?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海瑞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明朝的道德模范,非海瑞莫属了。
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先后担任南平教渝、淳安知县、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
海瑞一辈子连进士都没考上,仅以举人的身份获得这些官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为何这么说?
一个是海瑞文凭低,升迁本身就不易;另一个是因为耿直忠廉,不巴结上司,能得到这些官职,你说是不是一个奇迹?
就说海瑞因为不媚上,落了一个“海笔架”的外号,从这里就能略见一斑。
海瑞中举时已经35岁了,后来又参加了两次会试,全都名落孙山。未中进士,只好等待吏部分配官职。这个官职不是那么好等的,要等吏部有了空缺,这些人才能够补缺。
就是在那里候补等待的人,也都要到处找门子使银子,而海瑞的等是实实在在的等,所以直到40岁时,才补上福建南平县教委主任(八品)一职。
虽然是芝麻大的小官,但海瑞干的兢兢业业。为整顿学风,他制定了多条严苛的制度,为此南平县的教育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延平知府得知后,专门前来巡查。
知府大人驾到,县学里的人一看,呼拉拉跪下一大片;只有海瑞直挺挺地站着,仅仅给知府大人作了个揖。
其实海瑞遵循的是正式的朝廷礼仪。明朝早有规定,凡是官办的教学场所里,以至圣先师孔子为最大,老师们无论见了朝廷多大的官,都可以不跪。
但规定是规定,都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所以那些人一见到领导,骨头先软了。
一看海瑞这么大的架子,知府不好说什么,可他的随从气不公,阴阳怪气的说到:“哪来的一个山笔架站这啊?”
随从的一席话惹得在场人哄笑一片。
原来,海瑞站中间,两边的副校长都跪着,看上去就像一个笔架,显得很突兀,此后,海瑞就有了“海笔架”这么一个外号。
海瑞44岁那年,当了浙江淳安县知县。
官职升了,可全家的生活水平却没有什么提高,为何?都是他“自掘坟墓”造成的呗。
海瑞刚上任10天,就革除了县衙的所有“灰色小金库”,把县丞、衙役等有些职权的官吏们的财路统统全断了。
明朝官员的工资很低,那些人吃拿卡要惯了,如今被断了财路,觉得留在县衙也没有什么意思,便纷纷辞职不干了。
这些人是要看海瑞的笑话——让你自己去玩吧!
可是他们没想到,这种清苦日子,对于海瑞来说,还真不算回事。
每天上班后,他一个人要干许多兼职。
下班后的海瑞也不闲着,他脱掉官服换上粗布衣,扛上锄头就来到地里。
他在官署的后院垦出一片空地,种点蔬菜和粗粮,用以养活全家人。
平日里吃的是粗茶淡饭,老母亲过寿时,他破例买了两斤肉,结果成了淳安县城内的一大新闻,后来连闽浙总督胡宗宪都听闻了。
对于贪墨之人,海瑞是深恶痛绝的,他曾给嘉靖皇帝上书,要求恢复朱元璋时期定的对贪官“剥皮萱草”的酷刑:
“我太祖视民如伤,执《周书》‘如保赤子’之义,毫发侵渔者加惨刑。数十年民得安生乐业,千载一时之盛也。”
正因为海瑞的严以自律,所以他才有底气向皇上这样的上书。
海瑞临死前所说的一句话,现在让人听起来还是感觉很心酸的。他临终前吩咐家人,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要求家人给算清了退回去。
海瑞在官场的这些做法,的确够得上“道德楷模”了。但在对待亲人方面,有些做法却让人觉得有些迂腐和绝情了。
海瑞家里清贫,家人往往食不果腹,大人还能凑合,小孩经常饿肚子,邻居看了也不忍心。
一天,海瑞看见自己五岁的小女儿在吃一个糕饼,就问是谁给的。当他听说某仆人给的时,却罕见的大怒道:“一个女孩子,怎么能无端的接受别的男人给的东西呢?只有你饿死了,才是我海瑞的女儿!”
“女即涕泣不饮啖。家人百计进食,卒拒之,七日而死。”(《见只编》)
他的一句话,就像一记重锤,将他的女儿锤的啼哭不止。从那天开始,他的小女儿不吃也不喝,七天之后被饿死了。
大家对于海瑞此举,历来存在争议。
就是按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估计也是评价不一,那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