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为什么会在56岁时就主动退位?原因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高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杀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构一生都在玩弄权术,活到81岁,可是却在56岁就主动退位,非常不正常。
虽然他说是因为自己操劳多年,十分疲倦,想享受一下太上皇的潇洒生活。真实原因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应该说宋高宗是一个胆小懦弱又贪生怕死的人,同时他又非常自私,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这样的人如此早的退位肯定是对自己有利的。
一是当时金国的威胁仍然很严重,他怕成为金国人的眼中钉。
实际上当时南宋正处于对金朝最好的时期。当时金国皇帝完颜亮已经被部下所杀,金国陷入暂时的内乱。在军事上。南宋在金国退兵后相继收复了淮河两岸包括汉中关中的部分失地。
此时,宋高宗赵构提出退位,正是功成名就的时候,这叫见好就收。因为他非常聪明,知道金国人的真正实力,很可能马上就会缓过来,然后再派出精兵强将杀过来,那个时候再退就晚了。
他有着很强的“恐金症”。他曾经在金兵大营当过人质,见识过金兵虎狼之师的凶猛。“靖康之难”,他父亲宋徽宗和他哥哥宋钦宗被金人掳去,他侥幸逃脱,然后被金兵一路追杀,一路南逃,惶惶如丧家之犬,最后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才没有成为金国人的俘虏。
之后他就不敢再与金兵交战,甚至指使主和派秦桧杀掉想直捣黄龙的岳飞将军,然后就年年将岁币和绢帛送给金朝,换取暂时的和平。
他知道南宋军队打不过金国的骑兵,现在收复了部分失地,肯定已经成为金人的眼中钉,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找他算帐,还是保命要紧,所以早退早安全。后来南宋北伐,他就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事实也证明宋高宗的想法是正确的。他退位两年以后,宋孝宗趁着对金朝的大好形势发动了北伐,还是以惨败告终。最后不得不向金国屈辱议和,还要自称“侄宋”,每年金国使臣觐见,宋孝宗还要降塌受诏,宋孝宗感到十分愤懑,可是也很无奈。
二是他怕遭到养子的嫉恨,哪天急了再发动政变逼自己下台,还不如早点下台,赢得养子的尊重。自己做太上皇既可以遥控政局,又可以优哉游哉,享受生活。
宋高宗赵构原来有一个儿子,很早就夭折了。他在长期被金兵追杀的过程中,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后来过继了一个养子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后人,已经培养成为太子。
此时这个太子赵昚36岁,属于高龄皇储,如果自己再不退位,万一太子等不及,发动政变,到时候自己就被动了,还不如提前让贤,扶养子上位。
《宋史》和《异迹略》中记载了宋高宗曾经做过的一个梦。有一天,宋高宗在位时曾经梦到了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说:“你先祖赵光义用阴谋诡计篡夺了我的皇位,所以现在大宋王朝才沦落到如此寥落的境地。是应该把皇位还给我了。”
这个梦很有可能是真实的。“斧声烛影”事件,后人争议很大,还有所谓的“金匮之盟”,很有可能是赵光义为了当上皇帝的一家之言。那么赵光义包括其后代宋高宗坐上皇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宋高宗很担心赵昚会怀恨在心,养子毕竟不是亲生儿子,总是隔一层的。如果自己的皇帝再坐下去,难免赵昚会怨气冲天,还不如自己退下来,和养子处好关系。
宋高宗在选择养子方面也是有私心的。他完全可以选择赵光义一脉的后人,可是当时这一脉的后人,背后的势力都很强,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
而选择赵匡胤一脉的后人做养子,也就是做未来的皇储,他们背后没有任何势力,已经成为平民,自己非常容易掌控。
宋高宗的想法又是正确的。他的养子赵昚成为皇帝以后,对他十分恭敬孝顺,为他的马首是瞻。赵构在成为太上皇的25年里,仍然大权独揽,可以遥控政局,十分惬意。赵昚死后的庙号为宋孝宗,就是因为他很孝顺。
同时,宋高宗赵构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赵构其实很有才华,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尤其是成为太上皇以后,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中对他的评价为:“高宗善真行草书,无不造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草书洛神赋》便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没事写写画画,身边又有众多美女作陪,多么优哉游哉。
所以,宋高宗赵构56岁退位是非常明智的。他的养子赵昚也非常争气,可以说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