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朱元璋为什么宁愿背负骂名都要将蓝玉剥皮 朱元璋这么做是对是错

你真的了解蓝玉被剥皮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勤奋,但苦于分身乏术,不然朝廷机构必精简到超乎想象。胡惟庸被罢免之后,朱元璋干脆不再设宰相一职,如此等于往自己身上加了一副重担。

唐朝时候,三省六部,宰相多如牛毛,如此得以维持朝政机构的正常运转,而朱元璋将大权独揽一身,可以想像他忙的程度。据说,朱元璋一天批阅上千奏折,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司空见惯。纵观古代历史,泱泱数千年,最为勤政帝王,非朱元璋莫属。

(朱元璋)

朱元璋生平最恨两类人,一是污吏;二是谋逆。为了惩戒污官,他用60两银子划界线,凡贪污超过者一律处死。而对谋反者更不手软,除杀头、灭族外还发明了诸多酷刑,而最让人毛骨悚然的莫过于“剥皮实草”。

如何操作?就是将受刑者肉皮用利器与骨肉分离开来,然后将空皮囊塞入稻草,悬于高旷之处,令见者丧胆,时刻谨记安分守己。而大将蓝玉就受次“礼遇”,塞满稻草的皮囊还被在全国“巡回演出。”据说游到蜀地时,蓝玉女儿于心不忍,遂托夫君蜀王朱椿向朱元璋求情,才得将父亲皮囊留下。

(蓝玉)

朱元璋于1368年南京称帝后便开发动始统一天下的战争。蓝玉之前在姐夫常玉春帐前听令,1371年承傅友德西征四川,开始独挡一面。此后的十几年间,蓝玉率军东征西讨,平南灭北,为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尤其在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中一举摧毁北元残余势力,北元名存实亡,为朱元璋的一统天下画上圆满的句号。而当时的蓝玉如“登临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样风光。

由此可见,蓝玉为朱元璋鞠躬尽瘁二十余年,建功无数,功名利禄滚滚而来,更拉近了同朱元璋的关系。所以蓝玉同朱元璋的关系很近,并不是简单的君臣,而是盘根错节一般。蓝玉是名将常玉春妻弟,而常玉春女儿为太子朱标正妃,蓝玉女儿又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所以蓝玉同朱元璋既是儿女亲家,又是朱标的娘舅。

(朱标)

但是,蓝玉同太子朱标的关系最近,一来外戚的政治嗅觉使然,二来为储君站队等于为将来绸缪。反过来讲,朱标的太子之位能坚若磐石,无人觊觎,同蓝玉这只老虎在身边助威有很大关系。显然,这个局面使朱元璋赏心悦目,因为儿子能做守住家业必须看臂膀是否坚硬、强大。

然而,蓝玉的这种存在很尴尬,如一把双刃剑。因为于朱标是锦上添花,于别人就成了一种威胁。朱标就是一块布子,他活着,可以将蓝玉罩得很完美,他去世,蓝玉的形象立刻狰狞起来。

所以朱标去世,蓝玉就像是一头闯入人的斗牛,引来惊慌一片。显然,朱元璋要“为民除害”,因为蓝玉虽可以给朱标做仆人,但是在政治经验不足的皇太孙朱允炆面前就是权臣,亦可变主人。历史上鲜活的案例比比皆是,汉之霍光、王莽,魏之司马懿,北周之杨坚,五代十国之赵匡胤等不胜枚举。所以朱元璋必须要除掉蓝玉,如此江山无虞,他才能走的无忧。

所以,就算蓝玉低调做人,小心翼翼做事,卑微地活,但朱元璋也会把他写在“生死薄”上,更何况我行我素,居功自傲,一副作死的节奏。总结朱元璋问罪蓝玉的四大理由:一、豢养家奴,广纳义子,横行霸道,图谋不轨;二、捕鱼儿海之战侵犯元妃,败坏军纪;三、武力破喜峰口关,拆自己家门儿,影响恶劣;四、不甘心做太子太傅,以太师自居,目中无人,触犯龙颜。

一番操作下来,蓝玉在朱元璋的心里彻底凉了,于是还赐了他一个“凉国公”的爵位。由此可见,蓝玉被开刀只是时间问题。其实,皇帝想处死一个人表面上是“居功自傲”,而实际上是“功高震主”,所以朱元璋需要走一套“合理”的程序。

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读如患)告发蓝玉谋反,之后,立刻被下狱。锦衣卫就是诏狱系统,一种专门满足皇帝意识形态的机构,只要结果,不计过程。因此,仅三天后,蓝玉就被处“剥皮实草”酷刑,夷三族,株连过万。朱元璋下手之麻利,显然是“蓄谋已久”。

蓝玉真的谋反吗?众说纷纭,鸣冤者塞道。但在朱元璋的眼里,江山社稷至高无上,所以他要的不仅仅是一张人皮,而是一种清除障碍之后的震慑,余威袅袅,刺人魂魄,所以也不会在意别人的流言蜚语。汉高祖刘邦不是也杀韩信了吗?

不过,刘邦要比朱元璋柔和了许多,晚年提倡忠诚的风气,不惜亲自上手“炒作”。他对许多人“以德报怨”,比如劝韩信自立的剻通、刺杀自己未遂的贯高既往不咎,另外还将项羽手下大将季布重用。反而将恩人丁公处死,理由是对其主人项羽不忠。

历史证明,朱元璋除掉蓝玉并不明智,如果蓝玉健在,燕王朱棣靖难篡位很可就是一场春梦,亦或连梦都不敢做。但朱元璋不会去看事情积极的一面,只着眼现实可能存在的威胁。因此,他嘴上称蓝玉是自己的李靖,霍去病,最终却让他做了韩信、周亚夫。

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均为就藩之王,手中也握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如此便可制衡蓝玉,而蓝玉的存在又能震慑燕王朱棣。所以,如果朱元璋想将大明江山在长子朱标一脉传承下去,那么,除掉蓝玉显然是一种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