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创建分封制是形势所迫,为什么这么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柳宗元在其《封建论》一文中曾说道:“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柳宗元这番话,有一处也许与史不符。在现代学者们看来,西周之前的夏商时代,东亚大陆还处于方国政治时代;也就是说,西周之前,分封制(封建制)还没有出现。但他对于封建制之所以出现的结论——“势不可也”,却基本符合史实。那么周人为什么创建分封制为何会是形势所迫呢?

在商周之交,周人与商人很早就产生了裂痕,虽然表面上和谐共处,但私底下周人早就下定了推翻商王朝的决心。可周国与商国的实力对比,却有着云泥之别。周人称呼商国,都称之为“天邑商”、“大邑商”,从这两个称呼上就可看出周人对商人的仰视态度。后来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但周人首次东征的政治成果并不稳固:不但商人旧族没有彻底心服,天下其它很多实力派方国也并非顺势就臣服于周。按张荫麟先生所说:“殷都的陷落和商朝的覆亡,只是周人东向发展的初步成功。商朝旧诸侯的土地并不因此便为周人所有,而且许多旧诸侯并不因此就承认武王为新的宗主。”

所谓的“旧诸侯”,其实大多是在商代各自割据一方的自治方国。商人统治天下时,依靠强大的宗教思想并辅以实力来控制住了这些方国。但依靠宗教思想来控制众多方国的方式,显然并不稳固。商代社会,其实更像是一个不稳定的部落联盟或是方国联盟。周人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推翻殷商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纣王自绝于同盟:不但在商王室内部大肆杀戮,还执政残暴疏远了众多方国。最终商纣王成为了独夫民贼,才被周人顺势推翻。

消灭暴君商纣王确实是众望所归,可殷商旧族、以及众多方国,凭什么要承认弱小的周国为新的宗主?这就是周武王伐纣成功之后的天下大势:虽然纣王已死,可殷商旧地的遗族及众多方国并没有臣服于周,甚至多数还对周人的征伐充满了怨恨!这样的形势之下,不要说郡县制,连分封周人都不敢大规模进行。

首次东征成功之后,周武王主导了第一次分封。可这次分封的对象,却大多是古代圣王后裔——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等等古代帝王的后人。这种分封,显然“统战”意味更浓:这些先王之后,大多都已占据了一块地方自成方国,周人不过是顺势承认其合法占有,在名义上将这些方国纳入周王国体系。除此之外,周王室还在内部进行了分封,但仅限于核心亲信:如姜尚、周公、召公、霍叔、管叔、蔡叔等等。这些亲信的分封都是周人原来已经占领之地,并不涉及殷商旧地。如周公之后首次分封就是在河南鲁山附近,并非后期鲁国所在地。这种分封是为了激励功臣,但范围并不大。

周武王驾崩后,原本就不服气的殷商遗族趁机煽动霍叔、管叔、蔡叔起来造反,这让新生的周王国顿时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在外部,殷商遗族大规模叛乱;在内部,不但“三监”甘心与殷商遗族联合,连尚在镐京的周人都对周公旦执政心存狐疑。外部敌人强大,内部的首脑却是新人,其权威还未得到众人认可。一不小心,周王国就可能立刻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为了平叛,周公旦力主主动出击,进行二次东征。但因威望不足,遭到了周国内部众人的强烈反对。甚至在周公旦占卜得出了吉兆后,众多周人仍然是反对声不断。

最终,还是周公旦乾坤独断,坚决主张出击,周人的二次东征才得以实施。

外部敌人不但包括殷商遗族,还有东夷、淮夷及其它原本就不服从于周人的众多方国。这些反叛势力分布广泛,人口众多,很难在短期内控制住局面。内部臣民,大多不信任周公旦能力,不断地向他的执政权威发起挑战,让周公旦的执政寸步难行。如此情形之下,在二次东征之初,周公旦常常是“一饭而三吐哺,一沐而三捉发”——每天都是火烧眉毛,每天都得四处救火。

为了彻底终结这种被动救火的困局,周公旦才不得已祭出了分封大旗:将天下反叛之地按人头分封给亲戚与功臣,鼓励他们以武力去占领、征服这些地方。作为回报,得到分封的诸侯能合法地占有这些地方,并可世袭传承!所以,钱穆先生评价这次分封,就说:“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而周王室推出这次分封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广大功臣亲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分担周王室平定叛乱的巨大压力。

最终,凭借分封制,再加上藉田制对商人底层的巨大吸引力,周公旦在短短数年内就平定了商人叛乱,取得了二次东征的彻底胜利!

就在二次东征的过程中,分封制正式成为周人的一项基本制度。这就是分封制之所以会出现的“势”:需要充分激发内部积极性,以彻底战胜强大的外敌!

郡县制的雏型,最早是出现在春秋初。楚武王熊通在杀死侄儿篡位成功后,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步创立了县制。

楚武王能成功创立县制,存在内外两大条件。

在内部,楚国公族势力强大,向心力较强。楚武王能顺利杀死侄儿成功篡位,证明了公族势力对楚武王十分信任,不需要再另外推出特殊政策来笼络他们。楚国内部人心较为统一,这是楚武王能创立县制的内部条件。

在外部,楚武王篡位之时正逢西周覆灭、周王室刚从“二王并立”的内耗中走出不久,处于极度虚弱状态;东周其它诸侯国群龙无首,还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对原本就在南阳盆地内实力超群的楚人来说,这无疑是个绝佳的扩张机遇。

内部没有掣肘势力,外部又无强大敌人,所以楚武王在反思了分封制的种种弊端后,在灭了权国后,果断地改权国为权县,正式创立了县制。与分封制相比,县制的最大优势在于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分权的控制力度。

县制的创立,是春秋政治家们在面对西周覆灭的乱局时,深刻反思分封制弊端后作出的一次改革。从楚国在春秋早中期的疯狂扩张来看,这次改革无疑是相当成功。到春秋中期,因为长期推行县制,楚灵王才能自豪地向下臣炫耀:“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其畏我乎?”

楚国之后,郡县制还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优化才最终成型。在加强中央集权这点上,郡县制确实比分封制更具优势;但其劣势,却是对于属下的激励效应要弱于分封制。因此,以周武王所面临的天下大局,在当时推出郡县制的时机并不成熟。当时周人实力弱小,如果不能有效地激发内部的积极主动性,还如何来争天下?